二游岳阳楼

二游岳阳楼

2023年5月3日 作者 superdingdinggou

一、夜游

  岳阳楼是天下名楼,早些年早已知道这个楼在洞庭湖畔,几次路过湖南,未能成行。经常记起《岳阳楼记》,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几十年后方得以成行(2023年)。这次是开着五菱宏光专门去的,下榻在一个叫做幸福e家客栈,这是个网红客栈,就在岳阳楼的围墙外。服务员说:“夜间很美,去看岳阳楼旁的灯光吧。”

  时间已经是晚上7点,我们朝岳阳楼广场走去。到了正门,就看见了一副夺人眼球的对联“岳阳天下楼,洞庭天下水”,还看见两只铜雕麒麟,觉得很玄幻。这时,岳阳楼的灯光已经璀璨起来。这里的景区为全国开了先河,夜间也是开放的,而且只需要半价就可以进去,老人不收费。

  我们觉得很新奇,效仿古人,来一回“秉烛夜游”。这里是多少文人骚客前来驻足的地方。灯火太亮了,烛还是大可以不必秉的,如今的现代灯光设施绝对是超级一流。别说此时已经渐近“五一”,暮云收尽,清光四溢,远望洞庭湖,还是遍湖流银,听人说,在此地即使是星月藏辉,暮霭沉沉,街头巷尾仍然会华灯照夜,火树银花,耀如白昼。

  进得园来,映入眼帘的是小桥流水,绿树红花,小溪里还有现代的音乐喷泉和锦鲤,满园箫鼓,遍地笙歌。沿着花径走去,最吸引人的还是牌楼里的廊亭与主楼后庭院,这里正在上演一场唐代的歌舞,一群身着古装的男女演绎《柳毅传书》,这群“仙女” 明眸善睐,体态婀娜,衣袂飘飘,且歌且舞,宛如天外来客。古筝、琵琶笙笙,乐声婉转悠扬,如诉如泣,如诗如梦,扣人心弦。几个侠客月下舞剑,玉树临风,活脱脱让我们穿越到了古代。那悠悠古韵带给人的何止是武术的美,更多的还是遥远的思绪,真的是“竟不知是何世”,可算是“古楼丝管夜纷纷,引客情思追古人”了。直让人觉得“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看”。凝神细望,七彩浮动,身影翻飞,简直太虚降临人世,让人心旌摇荡。仙音舞韵之下,人影幢幢,掌声如潮,再加上湖楼相伴,尽得自然与人文之双重神韵。

  信步园中,沿着西边的古城墙独自漫步,再历怀甫亭拾级而上,经三醉亭,上主楼,遥想鲁肃兵戈,追怀唐风宋韵,凭楼遥望。此时月已中天,只剩雅意萦怀的三三两两兀自引颈颙望。满月的玉辉静静地倾泻在洞庭湖的万顷碧波之上,银光随轻波摇动,月影摇摇,凉风习习,风月无边,君山在望,天光、湖影与岸上的点点淡淡的灯火交相呼应,更加增添出一种辽阔、静谧与平和之美。

  鲁肃是否夜游过岳阳楼,我不知道。这位传说中岳阳楼的最初建造者,曾经把这里打造成为训练水军的阅兵台,戎马倥偬之中,是否也曾停下过匆匆的步履,静静地赏玩湖山的秀色与壮景呢?但张说是一定夜游过岳阳楼的,这有他的事迹与诗文为证。这位大名鼎鼎的“燕许大手笔”,大唐前中书令,在公元713到715年被贬谪到岳州,略施其经天纬地之才,便将此治理得政通人和。因岳阳楼距岳州府极近,尽管那时它已经在历史的视野里沉寂了很久,但只要加以修缮,甚至可以充作岳州府的前花园。于是他在此修建南楼,将它打造成文化休闲中心,常与手下幕僚及人文雅士登高作赋,把酒言诗,观览湖山胜状,尽吐心中丘壑,畅叙鱼水深情。也正是在他的努力下,岳阳楼才再次兴盛起来,重新回到历史与文化的视野。

  张说公务闲暇之余,或静坐楼头,或极目远眺,或四处悠游,山色湖光尽收眼底,万千年往事跃上心头,超然于时空之上,达成了思想的净化与提升。他在《岳州夜坐》中这样表达他夜晚闲坐楼头的悠然与旷达:“炎州苦三伏,永日卧孤城。赖此洞庭夜,萧条夜月明。独歌还太息,出感见余声。江近鹤时叫,山深猿屡鸣。息心观有欲,弃知返无名。五十知天命,吾其达此生。” 岁月静好,诗意盎然,好生惬意。

  李白想必是夜游过岳阳楼的,759年夏秋时节,他刚刚侥幸摆脱流放夜郎之苦,途经岳阳时,就写下了千古绝唱《与夏十二登岳阳楼》。此时此地,凭楼远眺,面对大好湖山,诗人竟然将自己差点流放的罪臣身份忘了个一干二净,不仅丝毫没有像自己的好友王昌龄流放夜郎时那样“我寄愁心与明月”的深深惆怅,而是高呼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仿佛一切的忧愁早已被遨游长空的大雁带去得干干净净,眼底只有辽阔的湖面前方的远山之上升起的一轮明艳无比的美丽动人的皎月。于是与友人极尽宴饮之乐,“醉后凉风起,风吹舞袖回”,飘飘欲仙,乐不可支,可见岳阳楼的夜游让诗人何等的怡情。

  刘禹锡也是应该夜游过岳阳楼的,公元824年(唐穆宗长庆四年)秋天,在被贬朗州20年后,刘禹锡改任和州任刺史。在经洞庭湖时,写下了使湖山永远为之生色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以独特的视野,丰富的想象,巧妙新奇的比喻,别具心裁地将皎皎秋月之下的洞庭美景再现于短章之中,湖水与素月交辉,银盘与青螺相衬,宛如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如仙境,似梦境,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尽管千多年来人们并没有讨论过这首诗歌的写作观察点,更没有任何资料可以作为参阅与佐证,但如此宏阔的画面,如果没有特别高远的视角来观察体验,绝对是难以想象的。刘禹锡当时最好的观察点,应该不是在船上,而是“迁客骚人,多会于此”的码头停靠点,是“楼观岳阳尽”的最好观景台,岳阳楼应该是他最好的选择。

  夜游岳阳楼,韵味悠长,朦胧自有朦胧美,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雾里看花,一切在说不清与看不清之间,总让你有一种余兴未尽的感叹。

  还好,今夜很有意义,恰逢我65岁的生日,有歌舞相伴,有星月相伴,吃了一根18元岳阳楼雪糕,聊以自慰。

  出园来,又到岳阳楼南门的民本广场,很震惊的是,地上的射灯与高悬的彩灯交相辉映,把整个广场照耀得绚烂辉煌,这里打造了一条古街,飘扬着汴梁的旗帜。人流涌动,热闹至极,还有打更的,敲着锣,喊:“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卖糕饼的,卖酒水的,还有卖丝绸古装的,洞庭烤鱼飘香,菠萝果汁盈杯,尝了一杯米酒,买了一壶……

  最为奇特的是,街上有一口深井,四边砌满了围栏,井底有一个张着大口的金蟾,有许多人往金蟾的口里投硬币,井壁上还有诱人的标语,投进金蟾口,于是钱财有。敲敲金蟾背,财源滚滚来。井底的水中泡有大堆大堆的硬币,我也想尝试一下,摸摸口袋里没有硬币,就到前方去买烧烤换零钱,等换了零钱往回走的时候,看见一妇人在井底用吸铁石吸走全部硬币。这时,望样子是打样了,这个人来收硬币。围观的众人惊呼上当时,老妇人拎着硬币从暗道走了。唉,突然醒悟。哪个人想的这种损招,做这样的无本生意,本想投一链两硬币,投币的心情都没有了。突然醒悟,这个世道比变了。天下的所有道观,许愿池,都是骗钱财的。

  这条古街的尽头有一条古牌楼,这应该是岳州的正门。古牌楼巍然耸立,飞檐斗拱在灯光映射下“雄震洞庭”。

  穿过城楼,见到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上塑有一个巨大的雕塑“后羿斩巴蛇”,”后羿斩巴蛇”这一雕塑高约16米、净重2000吨,用神话传说诠释了岳阳城市”巴陵”称呼的来源,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制作。其主体反映巴陵起源的神话传说–后羿斩巴蛇(古代传说夏后羿曾斩巴蛇于洞庭湖,积骨成丘陵而得名。)

  岳州故事真的是很多……

二、昼游

  第二日一早,在客栈旁吃了一碗面条,又朝绿茵覆盖的岳阳楼走去,去弥补昨晚夜游的缺漏。这回,仔细的看了进门有些微型岳阳楼,分别展示了几个朝代岳阳楼的式样。这些微型岳阳楼建在小溪边,溪里有锦鲤游泳,你会自觉不自觉的在汀兰前止步,高大的香樟遮天蔽日,特别是岳阳楼的香樟,像一柄大伞,人在底下格外阴凉。这个树无法考证到底活了几百年,我想,可能是一两千年了。可能是,建楼的人,故意手植的,岳阳楼真的很雄伟,不愧是天下名楼,层楼下有门洞,穿越过去可以远眺洞庭湖。这里还有许多的石榴,有白的,开着红花,有红的,开着白花。树龄都在500年左右,未见沙欧,但见水天一色的洞庭绵延八百里……这天,游人如织,来不及欣赏,碑刻楹联。只是,匆匆的用双脚占量和覆盖着古人的足迹。岳阳楼,我们这个今人,来过了,步李白、杜甫的后尘来过了,也做了一回文人骚客。这里要细说的是:岳阳楼,位于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区洞庭北路,地处岳阳古城西门城墙之上,紧靠洞庭湖畔,下瞰洞庭,前望君山;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历代屡加重修,现存建筑沿袭清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时的形制与格局;因北宋滕宗谅重修岳阳楼,邀好友范仲淹作《岳阳楼记》使得岳阳楼著称于世。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与湖北武汉黄鹤楼、江西南昌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是”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楼”之一,世称”天下第一楼”。

  岳阳楼主楼为长方形体,主楼高19.42米,进深14.54米,宽17.42米,为三层、四柱、飞檐、盔顶、纯木结构,楼中四根楠木金柱直贯楼顶,周围绕以廊、枋、椽、檩互相榫合,结为整体;顶覆琉璃黄瓦,构型庄重大方。岳阳楼内一楼悬挂《岳阳楼记》雕屏及诗文、对联、雕刻等;二楼正中悬有紫檀木雕屏,上刻有清朝书法家张照书写的《岳阳楼记》;三楼悬有毛泽东手书的杜甫《登岳阳楼》诗词雕屏,檐柱上挂”长庚李白书”对联”水天一色,风月无边”,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岳阳楼作为三大名楼中唯一保持原貌的古建筑,独特的盔顶结构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及能工巧匠的精巧设计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