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滇池·红嘴鸥

昆明·滇池·红嘴鸥

2021年11月18日 作者 superdingdinggou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滇池是云南的名水,滇池在昆明,古往今来,多少文人雅士都歌咏它。特别把它的风韵,刻在了大观楼上,读它,我领略了很多。

  早晨,一家人驱车来到滇池海埂。清例的空气中弥漫着湖水,深吸一口,从里到外的舒服。清晨的滇池很寂静,没有游人的滋扰,还原了本来的宁静与安详。

  此刻,朝阳还没有出来,只有一抹微微的晨曦点缀在天际。无数只在水中的白鸥充满了我们的视野。尚依偎在池水怀抱里的鸟儿们,静静地随着轻波微荡,偶尔飞起一两只,该是早起的红嘴鸥在做觅食前的准备吧。

  我们矗立在湖边,大大地伸个懒腰,再贪婪地吸汲清新的空气,有些沉醉。一个衣着橘红的老人在我身边开始饲喂海鸥了。他伸手向天,就像打了一个信号弹,雪白的鸥鸟,掠过碧蓝的湖面,扑向清澈的天穹,它们翻滚嬉闹,追抢争食,那么的无忧,那么的自在。

  就在我痴痴地看着老人与鸥鸟的"对话"时,那么突然的,被鸥鸟欢快的鸣叫唤醒的晨日忽的跳出了云层,霎那间就染红了天边水际。原本由青蓝碧绿雪白组成的面面一下被渲染成了金色,柔和而温暖。

  随着朝阳的醒来,静寂的湖也渐渐苏醒,湖畔垂柳下,一个年轻人不知何时已向天空中撒面包,却不甚用心地走开一边去舒展筋骨了。海埂上,吃过早餐的鸥鸟纷落在两侧栏杆上小憩,一只红嘴鸥仿佛是位将军,挺着肚子漫步在海埂上,检阅着鸥鸟的队伍,不时满意地点下头,令人忍禁不禁。在湖畔的长凳上坐下来,恣情地伸手展脚,眯起眼睛,享受一下晨光的抚摸,浑身都是暖洋洋的惬意。

  向前去买了些面包,这是海鸥的专用食,撕碎了向空中一抛,引来许多的鸟儿争抢。胆大的,连你手中的都能抢走。红嘴鸥终博得我们一笑。

  自1985年11月12日红嘴鸥首次来到昆明进行越冬,33年来昆明人与这群白色精灵相遇、相识、相守。红嘴鸥已成为这座西南名城一张靓丽的名片,而春城也成为红嘴鸥最温馨最眷恋的家园。 每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数万只躲避北方寒风的红嘴鸥,万里迢迢地从遥远的西伯利亚贝加尔湖飞来,落栖在昆明城中的盘龙江、翠湖、滇池等水域。

  滇池,再见你的风采,再回到你的身边,你对我总有一种无声的呼唤,无形的牵引,总会让我再回到你的身边,看你不变的容颜,看曾经走过的一条条小路,看翠湖的湖光掠影,看滇池的湖天一色,看南屏街的流光溢彩,看春城的夕阳暮歌。

  虽然其他的地方也有相似的景色,但只有这里才会让我一次次的激动,一次次的畅想,这是我人生的第一站,也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每次回到你的身边,都让我思绪如飞,一次次唤起曾经的时光,如果我是摄影师,会为你拍摄一幅壮丽的画卷,如果我是作家,会为你写一篇《春城记》《校园月色》《滇池的红嘴鸥》,让读到你的人都会为你神往,都会想来看你春天的模样。可惜,我只是一个凡夫俗子,只能把你记在这里。

  昆明,滇池,你是给我底气和运气的城市,婴儿时就来过昆明,来求医。幼儿时,来过昆明观光。青年时,来求学,昆明的一切是熟悉又陌生。老学校的花还是一样的花,景还是一样的景,物是人非,时过境迁,花园里依然郁郁葱葱,绿装翠盖,小池里的金鱼依然欢快。学中的教学楼还是老样子,牌子没变,熟悉的窗,熟悉的台阶。曾经在校园里踱步,昔日一幕幕的场景在脑海里不断的变换,晚间的自习室,平时的图书馆,历历在目……学校后边有一条铁路,走一段铁路,就可以到达昆明工学院。潮起潮落,人生变迁。伸入校中的林荫小径还在,毛主席的塑像还在,据说是当地的艺术家用昆明的石头砌起的,仍然屹立在那里,指挥我们前进,他的思想荡涤着我的心灵,我来这里, 来这里寻一份梦。来找一对足迹!

  天地一沙鸥,何故伴我游?与世无争的滇池,吵嚷忘我的翠湖……春风的风,春城的雨,让我浮想联翩。静静地坐在湖边的长凳上,放眼望去,湖天一色,曾经的曾经……人生能有几回首?再回首时,具有甜蜜,也有忧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