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丽江
我们一家人从版纳乘飞机飞抵丽江,丽江的机场很小,在一个山谷中央,距丽江古城还有一段距离。真正进入丽江城,你才知道,丽江分为旧城新城,新城高楼耸立,街道宽阔,是地震后重建。古城保留旧时的碧瓦青砖,鳞次栉比的纳西风格。土墙木楼居多……
如果要我准确的定位丽江,我只能用两个字:“水墨”,我认为丽江是一幅水墨画,用水墨绘出青天白云,绘出小桥流水,绘出木楼石阶,绘出蓝帽白衣的纳西女子……
在四方街前,我们看见一架巨大的水车,将水舀上流下……一条碧溪就在眼前,溪旁杨柳依依,杨柳树丛中露出些青砖碧瓦的古屋,一排排,一行行,木门木窗,一条溪水旁的路,铺有青青的石板,纤尘不染,走在街头,仿佛穿越千年。
时光慢下来,我们在四方街游走,看见有人用舂筒舂酥油茶,酥油合着粻粑,冒出阵阵香气。店铺中有售卖水灯,还播放着纳西古乐。我们在清清的水中,放了几个水灯,祈祷幸福。
入夜,留宿民宿。有一间木屋木门的正屋,屋外有天井,天井里用各式鹅暖石镶成地画,十分有趣。独享着丽江的清凉,美美的睡了一觉。
第二天,我们驱车前往玉龙雪山,山下看到些巨大的图腾柱,感触到信仰是有多震撼。玉龙山脚下,有一个白水台,水自层层叠叠的白台阶上缓缓流下,像银色的梯田。我骑了一只牦牛,涉水而过,看见了白水台旁的高山草甸,这里叫云杉坪,草甸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像绿色的大地毯,铺满天边,这种场景,非常美丽,上过画报的。
乘索道登上玉龙雪山,海拔4500米,与白雪激情相拥,在黑山白雪之间,照了张卧冰的相,匆忙返回。我们遇到了严重的高反,头痛欲裂,吸完携带的三瓶压缩氧气,仍无济于事。 便匆匆告别玉龙雪山,可惜连山顶都没有登上。
回到民宿,睡了一天。头痛欲裂,不想进食。买了碗牦牛肉米线,觉得天下最难吃的牛肉米线就是它了。
水墨的丽江,确实是文人骚客滞留的地方,丽江的水,可以解渴, 纳西古乐可以疗伤,有幸遇道一个76岁的纳西古乐演奏人,他们在弹博纳西古乐,吟唱着唐朝的《浪淘沙》,如今多少年过去了,我们还记着他们用纳西乐唱的唐后主李煜的“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有幸得到一本纳西古乐的创始人宣科先生签名的自传。仔细了解到纳西古乐源自唐朝,是唐朝音乐的活化石。丽江的音乐,难以忘怀。
丽江的山水,是一幅难忘的水墨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