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苏州的园林
人间有一句话:“上有苏杭,下有天堂”,杭州有西湖之美,美在天趣,而苏州有园林之胜,胜在人工。我有幸到过这里,还在这里度过了我的33岁,一杯清茶,两个人,几碟小菜,却过得有滋有味。
去过虎丘游览,又到太湖驻足,最难忘的是苏州的园林。我的足迹,曾踏过这里的许多园——耦园、沧浪亭、拙政园、狮子林、网师园。
苏州极富江南之韵,西抱太湖,北依长江,水一般的苏州人吟唱缠绵的昆曲,操吴侬软语,女熟苏绣,男留诗篇,吸引了天下的文人雅士,留下了千古的名句佳作,也留下了半城的风雅园林。
造园,源自对真实山水的考究,由于不能长居山中,便将其缩小到自己的庭院,叠拳石为山,凿勺水为湖,借助想象体会自然,白壁如纸,绿树则如丹青,利用树影画出各赋特色的水墨画。一步一景,移步换景,很是微妙。
文人含蓄,不管是哪座园林,都不经意的透露前贤们安生立命的态度和志向,有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送人苏舜钦便将宅园取名为沧浪亭。耦园的主人是清末安徽巡抚沈秉成,夫妻非常恩爱,因病移居苏州后,购得城东废园旧地,修掘了耦园。耦通偶,寓夫妻成双,百年好合。夫妻偕隐之意。
千百年来,造园人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审美都融入这亭台楼阁中:“雨惊诗梦留蕉叶”“风裁书声出藕花”,借园林与自然交流,其意深远。
在湖光静岛间,聆听风吹轻澜,遥看水天一色,十分惬意。听雨打芭蕉,看大珠小珠落玉盘,蕉影花窗,人还未靠近,便有了期许。
沧浪亭是苏州现存历史最久的园林,建于北宋庆历5年(1045年),整个园林与清幽古朴见长,以山林为核心,四周环列建筑,巧与因借,将园外萦回之葑溪,纳入园景,临水处建复廊,以漏窗通透内外景物,使内外山水融为一体。其造法在苏州众多园林中独树一帜,入园有横亘东西之土山,土石之间,翠竹丛生,古木葱郁,极富山林野趣。堂馆轩榭环山而筑,明道堂、遥华境界、清香馆、翠玲珑,集于山南,林水有面水轩,藕花水榭,锄月仙等,廊轩相连,与水辉映,自称院落。花窗共有108式,图纹各异,无一雷同,是苏州园林花窗的典范。园中还有康熙、乾隆二帝的御碑亭和名贤词,弥足珍贵。
拙政园
苏州园林中,拙政园的必打卡的园林,它始建于明代,园主,厌倦了官场生活,怀着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向往,来这里建,造了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拙政园的特别之处在于水的运用和借景手法,即使不懂这些,走一走曲折的回廊,穿过一间间别致的院落,看看精美的小桥、凉亭、花窗…也足以感受苏州园林之美。
拙政园全园以水景见胜,山水萦绕,厅榭精美,花木繁茂,疏朗自然,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特色。各式亭台楼阁大都临水而筑,错落有致,无一雷同。园区东部开阔疏朗,西部建筑精美,中部以水池为中心,池中堆山,是全园精华所在。园南是传统江南地区建筑格局,体现典型江南民居多进的格局。园南还建有苏州园林博物馆,是国内唯一的园林专题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在拙政园,春观杜鹃夏观荷,秋观芙蓉冬观梅,因此无论你什么时候来都是一幅胜景。
拙政园名气带来的客流,多少冲淡了观景时的诗意,倘若条件允许,不妨选择清晨或傍晚游园,在静的园内,受文人雅士徜徉其间的惬意。
狮子林
狮子林始建于元代。公元1341年,高僧天如禅师维则来到苏州讲经,受到弟子们拥戴。元至正二年(1342),弟子们买地置屋为天如禅师维则建禅林。因园内“林有竹万,竹下多怪石,状如(狮子)者”,又因天如禅师维则得法于浙江天目山狮子岩普应国师中峰,为纪念佛徒衣钵、师承关系,取佛经中狮子座之意,故名“狮子林”。亦因佛书上有“狮子吼”一语(“狮子吼”是指禅师传授经文),且众多假山酷似狮形而命名。园内假山遍布,长廊环绕,楼台隐现曲径通幽,有迷阵一般的感觉。长廊的墙壁中嵌有宋代四大名家苏轼、米芾、黄庭坚、蔡襄的书法碑及南宋文天祥《梅花诗》的碑刻作品。
园内拥有国内尚存最大的古代假山群,这此太湖石在园内叠出一个精致的石林迷宫,共9条山路,21个洞口,游览院子需要在曲折的山路和暗道中上下穿行进。假山与假山间连通犹如迷宫,从这个洞口进入,可以走出好几条不同的线路,每一条出口看到的景色都不一样,如果原路返回,也不一定能找回刚刚的洞口,只能抱着走到哪算哪的心情继续探险。游玩时还可以细数身旁形似狮子的怪石,集趣味和景致于一身。
网师园
网师园,是苏州中小园林的代表。全园占地仅八余亩,却以它精致的造园手法,深厚的文化底蕴,典雅的园林气息,成为“小园极则”,极负盛誉。网师园始建于南宋,旧为宋代藏书家、官至侍郎的扬州文人史正志的“万卷堂”故址,花园名为“渔隐”。至清乾隆年间,退休的光禄寺少卿宋宗元购之并重建,定园名为“网师园”。网师乃渔夫、渔翁之意,含有隐居江湖的意思,网师园便意谓“渔父钓叟之园”,此名既借旧时“渔隐”之意,且与巷名“王四(一说王思,即今阔家头巷)”谐音。园内的山水布置和景点题名蕴含着浓郁的隐逸气息。
网师园是典型的府宅园林,东宅西园,有序结合。即以池水为中心,由东部住宅区、南部宴乐区、中部环池区、西部内园殿春簃和北部书房区等五部分组成。主景是荷花池和黄石假山,再点缀些古树,添置些亭廊。奇妙的是,它似乎深远无尽。曲廊通向隐在绿树山石间的小山丛桂轩,透过花窗北望,只见一壁黄石假山,山不高,却气势雄奇,宛如天开。循着山廊“樵风径”西而北折,便是濯璎水阁。登阁 ,面前突然一片开阔,澄波潋滟,映出四周明媚的景致。
四季流转,岁月更替,先贤富贾曾苦心经营的园林却留了下来,述说着得意、悲欢和隐秘。畅游古典园林,移步换景间,读到的不仅仅是古人志趣,亦是你我之共情。月到风来,自得隐逸,谁与同坐,清风明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