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是喜悦,半是遗憾的黄山行

2020年7月15日 0 作者 superdingdinggou

  黄山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山系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并称天下第一奇山。

  来安徽第一目地就是要登黄山,我们一直南下,经阜阳、合肥、芜湖、来到黄山,在黄山市的锦江宾馆下榻一夜。第二天一早,乘坐市内的旅游中巴前往黄山脚下的汤口镇,入住一家中山宾馆,150元/晚,吃了中午饭后,就前往景区,景区有两条索道,一南一北,我们计划用两天完成黄山之旅,与别人相反,大多数游人是先游玉屏峰看迎客松,后游西海,由北索道下山。我们是由北边索道上山巅,第一站是始信峰。

  据说,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游览黄山后盛赞:“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康熙时太平县令陈九陛初登黄山,以为徐霞客言过其实,到了始信峰,方为黄山景色所折服,始信徐霞客所言不虚,遂于狮子林客堂壁书“岂有此理,说也不信;真正妙绝,到此方知”。后人把这片山称为“始信峰”。

  唉,我们是步着徐霞客的足迹继续往下,游览了始信峰后,又见石笋矼,石笋矼在黄山始信峰与仙人峰之间。矼上怪石参差,犹如雨后春笋。有“十八罗汉朝南海”、“立佛石”等名胜。其“罗汉”有高有矮,腴赢不一,有的擎伞前行,有的蹲立山顶,有的携杖缓步。在“罗汉”前方,怪石峥嵘,有如野兽蹲伏,有如飞禽落脚,形态各异。我们去时正有云雾缭绕,矼上松石又是一番神奇的景象。

  黄山到处都是迎客松,叫黄山松,这种松不同于其它的松树,是特别的生长在岩石上的一种松,为黄山独特地貌和气候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中国特有树种,高可达30米,胸径80厘米;黄山松生长在海拔600米以上,较马尾松其叶更为粗短,较油松它的树脂道有不同的性状。它为喜光,靠山面的枝短,向阳面枝长。它的根紧紧抓住岩石,喜凉润、耐瘠薄,生长迟缓。每棵松的年龄都很大。

  看见著名的竖琴松后,我们继续的爬山下山,“好手难拿四两姜”,觉得身上的包袱很重,只好用登山杖,系住包袱,挑在肩上,好像林冲拿着个梢棒前行。一路上的好风景数不胜数,它华山的险,泰山的雄,峨眉的秀,让你惊叹……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云遮雾盖,山像在虚无缥缈中,如梦如幻,看见云海,看见奇峰怪石。还见着一个不怕人的小蓝鸟树叶中找虫,接着,又见到了连理松

  连理松为黄山十大名松之一,位于自“黑虎松”去“始信峰”途中左侧。树高20多米,在离地2米处树分两干,并蒂齐肩,其粗细、高低几乎一模一样。因为人们常以连理比喻夫妻,所以赋予此树的传说也是爱恨缠绵的唐明皇与杨贵妃的故事。相传二人曾于七夕明誓,百年之后同去黄山,修身养性再结连理。死后二人果然同游黄山,并留恋此地美景而化身为连理松。所以携手同游的恋人经由此树,都要在这里留影,让古树为幸福爱情作证。人们经常以连理比喻夫妻相爱,白居易《长恨歌》有“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之句。清人曹文植以“奇松连理前未闻,相守空山不计春”的诗句称颂黄山连理松。清人戴友衡亦有诗赞曰:“狮子峰前连理松,柯交叶互碧重重。为怜同气难分剖,纵使凤来不化龙。” 此连理松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我们又继续往前,走到梦笔生花景点,坐下来歇一歇,吃几个云南带来的火腿月饼,喝点牛奶,补充体力,梦笔生花位于黄山北海景区。传说李白深感长老待人诚恳,意欲草书诗作相赠,以作答谢之礼。长老大喜,小和尚们忙着研墨的研墨,铺纸的铺纸。李白趁着酒兴,奋笔疾书。长老及小和尚们分站两旁,目睹那遒劲的大字,赞叹不已。李白写毕,还有三分酒意,便将毛笔顺手一掷,那毛笔翻翻摇摇,从空中落下插入土中。他这才告辞长老而去。长老送走李白,回过头来,不禁大吃一惊,刚才李白掷下的毛笔已化成一座笔峰,笔尖化成了一棵松树,矗立在散花坞中。这就是如今见到的“梦笔生花。”

  见过“梦笔生花”,又见“猴子观海”,猴子观海,又称为猴子望太平,是黄山风景区北海景区的一处奇石景观。位于黄山风景区北海景区黄山狮子峰,石猴独踞峰顶,仿佛极目远望,又似纵身跳跃静观云海。

  过团结松景观后,见到一位挑山工,这是个老者,挑着一捆钢筋,艰难的上山,我问他:“太艰难了,为何不用电动工具”,他说:“黄山因为是世界遗产,为保留原始,只能这样用人工挑上去,下山时,再把人遗留下的垃圾挑下来……”,感叹挑山工工作太艰辛了,一切是为了环保呀……

  来到西海大峡谷,已接近下午4点,回头根本回不去,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背靠西海大峡谷照了张相。西海峡谷有个宾馆,问了问西海宾馆,每晚1780元,唉!惊叹了一声,又继续向前观风望景,又继续往前爬山,在峰顶遇到一只黄山野猫,面对着云雾中的山大喊,会有许许多多的回声。这时,起雾了,笔直的山峰若隐若现,过了一个石亭,下了些石阶,抬头望见一块巨石,在山巅,哦!著名的飞来石原来在这里,再抬头一望,飞来石又不见了,躲在云雾中去了,为了摸飞来石,88岁的老妈竟然爬到了飞来石之处,用手抚摸这块神奇的石头,我们围着飞来石走了一圈,还装模作样的背背这块巨石。

  飞来石,在平天矼的一块平坦岩石上,为自然风化生成。两大岩石之间的接触面很小,上一石似从天外飞来,故名“飞来石”。巨石高12米、长7.5米、宽2.5米;其下的岩石平台长12至15米,宽8至10米,厚1.5至2.5米,重约360吨,形态奇特,如此巨石却被竖立在一块长约12-15米,宽8-10米的平坦岩石上,令人惊叹不已!

  这时,天色已晚了,但还看得见山,看得见路,我们就往光明顶赶,回望飞来石,雾中看它就像“哥斯拉”,到达光明顶时,天黑了,天变得越来越冷,穿上了所有的衣服……什么都看不见了,只能探着石阶一阶一阶往下走,光明顶的宾馆已住满了人,看来只能是露宿了,有两兄弟带着帐篷,邀我们去住帐篷,

  光明顶是黄山的主峰之一。位于黄山中部,海拔1841米,为黄山第二高峰,与天都峰、莲花峰并称黄山三大主峰。顶上平坦而高旷,可观东海奇景、西海群峰,炼丹、天都、莲花、玉屏、鳌鱼诸峰尽收眼底。

  忽然听见锣鼓声响,山中的白云宾馆正在上演一台大戏,十分疲惫的我们立刻兴奋起来。原来,是白云宾馆的员工们在宾馆门前舞龙迎宾……走进宾馆,一看店价,每晚豪标1780元,如果是团购1480元,只能叫儿子网购了一间房,消费1480元+70元+150元,浪费了山底下已定的宾馆(3人)……进房间看,还好,宾馆房间还准备了看日出的冲锋装,马桶是智能的,浴巾是消毒后密闭在真空袋里的,想着宾馆是挑山工一砖一瓦全部挑上来盖的,还是值得,花自己的钱享受了一回。

  第二天一早,我们去食堂用餐,食堂内早就人声鼎沸了,至少100-200人,早餐的样式,有上百种,中西式都有,你可以随意吃个够……用完早餐后,来到大厅退房,有5-6个外国人,穿着短裤,却用衣服护住自己的头,挤成一团,在大厅的沙发上打盹。原来,外国人也有穷游的,还不如我们……邀我们睡帐篷的两兄弟,也不知道被撵到哪里去了。总之,黄山的夜晚很冷很冷,雾露下来像雨,到处湿淋淋的,白云宾馆笼罩在雨雾中,最佳地点的看日出的地方却看不见日出……

  走出白云宾馆后,我们看了天海,鳌鱼峰,我们登上了莲花峰,是黄山第一高峰,为36大峰之首,海拔1864.8米。位于登山步道玉屏楼到鳌鱼峰之间。莲花峰登峰盘道5里,相对高度110米。

  莲花峰峻峭高耸,气势雄伟。因主峰突兀,小峰簇拥,俨若新莲初开,仰天怒放,故名“莲花峰”。“登峰起步缓坡称“莲梗”,中间穿过四个石洞,古人称“莲孔”。洞穴陡立,游人叠级而上,如在莲孔中穿行,恰似“倾曲作蚁旋出花萼中”。沿途风光奇绝,峰壁间有“真好造化”、“非人间也”、“名不虚传”、“天海奇观”等摩崖题刻。峰下有莲花洞、莲花源。

  明代吴怅曾有诗赞曰:“一种青莲吐绛霞,亭亭玉立净无瑕。遥看天际浮云卷,露出峰顶十丈花。”清代吴梦印亦有诗云:“莲峰秀拔迥称尊,凡欲高呼达帝阍。举目江山如带砺,低头峦蚰似儿孙。风生绝献应回雁,日落悬岩不度猿。翠影岚光千万状,我虽能到未能言。”连接莲花岭和莲花峰的是一条长达一公里半的蜿蜒小道,在到达峰顶前要过四个洞穴。今有88岁老妈吴成英登上过此峰,有许多人争着和许多人合影,还握着她的手,送给她些饼干。可惜,是云遮雾盖,看不到风景,只有看见近处的台阶石壁。

  下莲花峰后,还见过犀牛望月,我觉得月亮不见,应该是犀牛望雾。钻过一个山洞,又见一些近距离的风景,远处的风景是见不着了,躲在云中去了……

  终于走到玉屏峰,玉屏峰介于天都、莲花峰间,为36小峰之一,海拔1716米。峰壁如玉雕屏障,故名“玉屏峰”。玉屏峰前有巨石如平台,左有青狮石、迎客松;右有白象石、送客松、立雪台。登台四眺,景色奇绝。清人汪土宏有诗赞曰:“玉屏峙霄汉,鸟道度松门。昨日登临处,诸峰展底存;云今甘在下,嶂出尔何尊。极目无穷尽,空青抹一痕。”峰壁刻有毛泽东“江山如此多娇”和朱德“风景如画”的手迹,狮石上刻有刘伯承所题《与皖南抗日诸老同志游黄山》的诗篇,又有“一览众山小”、“黄山第一处”、“云海大千”、“宇宙大观”、“别有天”、“佛陀境”等大量古今石刻,内容气势磅碍,书法艺术精湛,是绝好的人文景观。我们争抢着在迎客松那里照相,感慨万千……第一天,天气好,黄山赐给了我们好风景,很喜悦。第二天,云里雾里,看不见远方景色很遗憾。

  有人说,黄山归来不看山,我想我还是会来的,我要弥补没有看见的风景……乘着索道下山,回到汤口,住了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