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在“大斑马”背上,去看七彩丹霞

在张艺谋的《长城》大片中,见过震撼的七彩丹霞地貌,受影片影响,去寻找这些美景。于是就购得了张掖的车票,不靠旅行社,自由行。在张掖汽车站购得到丹霞地质公园的车票,一家人便早早的到了地质公园门口。地质公园有很大的广场,广场上有标志性建筑,地质博物馆很大很现代,馆内展有许多恐龙骨骸,其中有一只竟然长达28米,属梁龙。还有许许多多的食肉恐龙,以及小到如狗的盗蛋龙和鸟龙……展示了这一地区的古老生物,及地质形成状态。非常生动,想不到张掖竟有这样的恐龙群。

换乘了景区的摆渡车,一站一站去参观,第一眼,就看见些斑马纹,整座山坡变成了一些大斑马,望左看,山又成了大块腊肉,红白分明。往右看,山又变成了大理石屏风,有着弯弯曲曲的花纹,上看下看,像彩虹,像鱼肚白,像黄犀牛,灰大象……让你目不暇接,翻上坡,爬上梁,登上高高的瞭望台,七彩缤纷的各种山景奔来眼底,外婆竟高兴的在山梁上打起了太极……

张掖七彩丹霞景区之美,在于景色之多变和地貌奇幻。同一个地方的日出,早上、中午、下午、傍晚色彩都截然不同,就算是同样构造纹理的山坡,有阳光照射和没有阳光照射时候,给人的视觉观感截然不同,完全不止七种颜色,如果是雨后去观望,颜色是更加鲜艳丰富。这种不同湿度的变色的过程,是种让人惊叹的奇观。

可惜,大西北干旱少雨。所以,我们没有看到更鲜艳的景色,正是这种干旱,让土壤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造就这种奇观。干旱的土壤,没有多少植被,也没有见着大树,景区与景区之间由木栈道连接,中间有遮风避雨的凉亭。在此,我们摆开我们的午餐,吃个精光,吃完后又去望远镜前,看更远的风景……七彩丹霞名副其实。

据说七彩丹霞是外国人发现的,这个地貌保护不太好,有些地方有些人会在山头上踩踏和骑自行车,破坏了地貌,可以在山顶上看见许多人为踩踏的小路,很难恢复。我想记下的是:张掖丹霞地貌在祁连山北麓丘陵地带,海拔高度在3000米左右,有数以千计的悬崖山峦全部呈现出鲜艳的丹绝色和红褐色,展示出“色如渥丹,灿若明霞”的奇妙风采的丹霞地貌。当地少数民族把这种奇特的山景称为“阿兰拉格达”(意为红色的山)。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土的颜色一层一个样,红白相间层次感强烈,连绵的丹霞山峦地貌就象一只大斑马,色彩斑谰,相互映衬各显其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