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锁“三十三天”——爬北魏马蹄悬空寺
马蹄寺位于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裕固族为甘肃张掖所特有少数民族);是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裕固族风情于一体的旅游区。石窟始建于北凉,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余处窟龛。马蹄寺石窟是一规模宏大的石窟群体。它包括七个小石窟群,迤逦近三十公里,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民间传说:天马下凡时一蹄落在了这里的一块岩石上,踩下了一只蹄印,寺院由此而得名。马蹄寺石窟群,包括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和金塔寺七个小石窟群。传说中的马蹄印迹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成为镇寺之宝。它的经典是悬空的三十三天佛洞。
备足了饮食,我们一家人在马蹄寺的山道上,铺开餐布,野餐了一回,吃些午餐肉、包子、还有装在饭盒里的米饭,欣赏马蹄寺周边风光。只见山上树木葱茏,芳草萋萋。前面有一座山,刀劈斧削般成为绝壁。绝壁上,眼看有些石窗,石壁上露出些屋檐,整个庙宇悬空在石壁上,走近一看,绝壁上的“石窗”实际上是一些洞窟,小窟群,多的有三十余窟,少的有两窟,总共有七十多窟。
这些石窟中最早的建于晋代,是敦煌人郭瑀及其弟子所凿,先为郭的隐居讲学处,后人增塑像佛,鼎盛时期曾有僧众三百多人。明朝永乐年间改名普光寺,寺内原存的金鞍、龙袍,系清代乾隆赐给的御物,后不知踪影。
这些石窟群,从东晋以来,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清、民国到近代,已有1600多年,历史悠久、艺术价值很高。马蹄石窟由于历史悠久,同敦煌的莫高窟、安西的榆林窟齐称为河西佛教胜地的三大艺术宝窟。
爬上高高的石梯,近距离参观了大大小小的石窟后,爬进了三十三天佛洞,
这个的三十三天佛洞,完全由人工凿成,山石坚硬,洞壁是光滑的,石梯很陡,弯来绕去,几近垂直,脚顶着头,头顶着脚,手脚并用,爬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爬一段梯,就要坐下来歇息。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站在回廊上,小腿都会“弹三弦”,三十三天佛洞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爬上最高处,一览众山小,无限风光在险峰,不吃尽苦头,怎会见到如此的绝景“山青、水秀、峰奇、洞异”。
88岁的外婆,竟然也爬到了第三层,奇了。她也看见了绝美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