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绥德,赏天下第一大石狮
在银川因为购不到到北京的火车票,只能一站站买短途火车票向北京方向前行。因只购得到绥德的车票,就这样阴差阳错的从宁夏抵达了绥德。绥德站很小,很偏僻。依稀记得陕北有民歌:“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说的是美女出在米脂,帅男出在绥德,想不到出美女帅男的地方,竟是些沟沟坎坎,满山遍野都是黄土石头。
进了城,才发现绥德是在一条山沟中,一字型的排开,没有都市的气息,街道仿佛是七八十年代建筑,没有什么特色。于是,向路人打听,绥德有什么好去处,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原来,这城市来头大呢。
旧称“上郡古邑”,是“天下名州”、是“秦汉名邦”、陕北“革命老区”,南泥湾这首歌里的359旅便在此驻扎。
夏商在此建雍州,周为荒服。秦统一六国后,在此设上郡,蒙恬大军驻守于此,公子扶苏为监军。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冬,嬴政巡行天下,行至沙丘时不幸病逝。秦始皇临终前,曾为玺书召令扶苏至咸阳主持丧事并继承帝位。但中车府令赵高和丞相李斯等人与秦始皇的另一个儿子胡亥阴谋,篡改了始皇帝的遗诏,立胡亥为太子,即皇帝位。同时另书赐蒙恬和扶苏死。
一夜想着两人的故事,我们没有睡好。第二天一早,我们早早的起来,由扶苏路,步行上疏蜀山头,去拜谒扶苏墓。
扶苏墓墓冢很大,形成小山丘,山顶上建有一木质八角小楼,民间称太子冢。山上树木葱茏,很符合扶苏名字之意。扶苏是古人对树木枝叶繁盛的形容,秦始皇以此命名,显见对此子寄托无限的希望。年少时扶苏曾经机智聪颖,但生具一副悲天悯人的慈悲心肠,在政见上,常以暴虐的秦始皇背道而驰,不赞成焚书坑儒、重法绳臣。始皇偏执,认为扶苏性格软弱,派扶苏戌边监军,以培养扶苏的刚毅果敢。
几年的塞外征战果然使扶苏成长起来,他身先士卒,勇猛善战。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出色的指挥才能,立下赫赫战功。同时,他爱民如子,谦逊待人,赢得百姓的爱戴和推崇。就在扶苏热切期待回到朝廷大展宏图之时,接到诏书,责备其办事不利,赐死扶苏和蒙恬,扶苏悲愤交加,自刎于望月台。
我们在山头上采来一束山花,放在扶苏墓的前。无限的感叹!呜呼,一代英雄就这样的长埋在黄土之中。
秦国名将蒙恬,曾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带),并修筑起西至陇西,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征战北疆十多年,威震匈奴。胡亥即位后,赐死扶苏及蒙氏兄弟,扶苏死后,蒙恬即吞药自杀。他的墓与扶苏墓隔河相望,一代君臣永远相守………
绥德有天下第一大石狮扼守在这里,在绥德县黄土文化风情园石魂广场上你可以看见它,高19.5米、宽11米,石狮内有博物馆。巨型石雕狮以唐宋石狮风格为主,同时融入明清风格。博物馆内展出各种形态的石狮子,展现绥德“狮”文化及石雕艺术。狮子口就能容纳十多个人,狮子口高2米多,宽有3米多。堪称世界第一,举世无双。
绥德还有天下第一大牌坊,屹立在绥德的东南,在蒙恬曾经驻守的要道上,长36.9米,高16.9米,五门六柱19楼,双面单式结构,上有楹联66幅,由1118块石料组装而成,总重量400余吨,上面刻有扶苏蒙恬的故事,整体建筑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石牌楼。
我可以认为,在强大的秦帝国,太子扶苏和大将军蒙恬就是戍边的雄狮,他们的英魂,永久的留在了绥德,留在了大秦子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