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菊的观赏、药用、思考

2020年2月12日 0 作者 superdingdinggou

《安徽菊花的展望》
——皖菊的观赏、药用、思考

  菊花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开在寒秋百花凋零之后,菊花不畏寒霜的风格被大家赞赏。安徽是菊花的发源地之一,拥有菊花的上千种品种,民间栽培,公园培植,均有很大规模,堪称全国之最,金秋十月,安徽菊花甲天下,千种菊花绽放,满城“瑞雪”飞,满城尽带黄金甲,满城赤橙黄绿青蓝紫,蔚为壮观……

  一、安徽菊花的民间传说与故事
  传说,古时皖西南琅琊山妖魔肆虐,寸草不生,人称魔秃岭。泰山神之女碧霞元君奋斩群魔,遍洒甘露,使诸山蔚然深秀。仙姑除妖时发髻上的白玉串珠散落于地,年深岁久化为“金心玉瓣,翠蒂天香”的皖菊。

  北宋年间就有文字记载,唐朝起安徽人就有用菊花彻茶,泡酒,入药及馈赠好友的习俗。它广泛分布于安徽地区,生长在风景秀丽的山乡野谷。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造就了以滁菊为代表的品质——金蕊玉瓣,翠蒂天香。

  相传,北宋文豪欧阳修在安徽滁地做太守时,一次亲朋聚会,欧阳修开怀畅饮,大醉。家人便以菊彻茶,欧阳修饮后立即苏醒,倍感神怡心旷,文思涌动,一气写就千古名文《醉翁亭记》,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琅琊山水绝也,吾得此茶幸也。”成为名句流芳百世。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公元1352年深秋,南征定远、滁洲等地,与马大脚结缘,也与皖菊有关。朱元璋率兵攻打滁洲清流关时久攻不下,士兵伤势严重,敌军一路追杀、义军进退两难,朱元璋令士兵躲进滁洲西郊大柳镇的菊花地里逃过一劫,受伤的朱元璋得到了当地村民小花与祖父的照料,用菊花内服外敷二十余天后痊愈,朱元璋许诺日后定当涌泉相报。公元1368年,朱元璋登基做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果不食言,朱元璋与小花结为夫妻,小花成为皇后马大脚。由此看来,印证了朱元璋与小花的姻缘与皖滁菊有关。后来,为了不忘皖滁菊的救命之恩,朱元璋下谕皖滁菊为“贡菊”。

  一、时间,安徽广植菊花。

  二、安徽菊花的形态、习性、品种和分类

  (1)、安徽菊花的形态特征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高60-150厘米。茎直立,分枝或不分枝,被柔毛。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披针形,长5-15公分,羽状浅裂或半裂,基部楔形,下面被白色短柔毛,边缘有粗大锯齿或深裂,基部楔形,有柄。头状花序单生或数个集生于茎枝顶端,直径2.5-20厘米,大小不一,单个或数个集生於茎枝顶端;因品种不同,差别很大。总苞片多层,外层绿色,条形,边缘膜质,外面被柔毛;舌状花白色、红色、紫色或黄色。花色则有红、黄、白、橙、紫、粉红、暗红等各色,培育的品种极多,头状花序多变化,形色各异,形状因品种而有单瓣、平瓣、匙瓣等多种类型,当中为管状花,常全部特化成各式舌状花;花期9-11月。

  (2)、安徽菊花的生长习性
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开花。喜阳光,忌荫蔽,较耐旱,怕涝。喜温暖湿润气候,但亦能耐寒,严冬季节根茎能在地下越冬。花能经受微霜,但幼苗生长和分枝孕蕾期需较高的气温。最适生长温度为20℃左右。商业栽培上常利用菊花此种开花特性,于秋天夜间行电照技术以延长日长维持营养生长,或夏季遮黑幕缩短日长促进开花等方法来调节开花期。
  
  (3)、安徽菊花的品种
  ①夏菊:又名五九菊。在每年农历5月及9月各开花一次。现今利用保护设施栽培可在阳历5月及10月各开花一次。
  ②秋菊:花期有早、晚之分。早菊花期在9月中、下旬为中型菊。晚菊花期在10-11月为大型菊,是栽培最普遍的秋菊。
  ③寒菊:又称冬菊。花期自12月至翌年1月。

  (4)、安徽菊花的花型分类特征
  ①大菊:花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多用作多本菊和标本菊栽培。
  ②中菊:花的直径为6-10厘米,老用作花坛菊及大立菊栽培。
  ③小菊:花的直径在6厘米以下,属满天星型,可作盆菊、悬崖菊、扎菊、盆景菊等,以布置庭园或陈设。
  ④单色菊:单色是指一花一色,有黄、白、紫、红、粉、绿、墨、泥金、雪青等。除基本色系外,每个色系又可分成多个色调。随环境的变化和人为干预会变异。
  ⑤复色菊:复色是指即一花有两种以上的颜色,色彩变化也较丰富。有一朵花两种颜色的如红黄各半的“二乔”、红黄二色的“鸳鸯荷”;有背腹两种颜色的,如背面为黄色腹面为红色的”金背大红”;有花瓣以一色为底色,其上有其他颜色条纹或斑点的,如以粉紫为底色,其上有白色斑点的“梅花鹿”;有以花瓣基部为一色,先端为另一色的,如管瓣为红色,先端为黄色的“赤线金珠”;有心花为一色,边花为另一色,但反差不大的,如“初凤”、“绿水”。

  三、安徽菊花的饮品代表
  一般的饮品为干菊花,是菊科植物菊的干燥状花朵,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皖菊包括亳菊、滁菊、黄山贡菊等,药典收载五种,安徽有其三。

  (1)、亳菊
  亳菊,是《中国药典》中以“亳”字命名的中药材之一,亳菊是菊花中的珍品,2014年被中国农业部登记为地理标志性农产品,《中药大辞典》中记载:“白菊主产安徽亳州,称亳菊,品质最佳”,亳菊疏风散热、解暑明目,多为春、夏两季用药,历年来为中医首选的菊花品种。
  亳菊品质优良。菊花生长适温在18—21℃,最高32℃,最低 10℃,地下根茎耐低温极限一般为-10℃,因此菊花露天栽培,江淮一带气温十分适宜。
  亳菊花是药用菊科植物,我国药用菊花现有8个产区,据《中华大辞典》载:“白菊主产安徽亳县,称亳菊,品质最佳”;《中药志》称亳菊花、滁菊花在药菊中品质最佳;20世纪中药巨著《中华本草》,也称亳菊和滁菊品质最优。
经过医药专家20多年对菊花的调查研究证明,亳菊的栽培历史最悠久,淮河以北的药用菊花均与亳菊有亲缘关系,如山东的济菊,是在清朝时引自亳州;祁菊据1936年赵橘黄先生所著的《祁州药志》介绍,也是移自亳菊或怀菊的产地。怀菊形态特征与亳菊完全一致,也有人认为是引自亳州。

  (2)、滁菊
  滁菊是菊目,菊科的植物。滁菊主要产于滁州,是菊花中花瓣最为紧密的一种。滁菊属安徽省四大著名道地药材,名列中国四大药菊之首。属药、茶两用佳品。
  滁菊对气候的适应性较强 ,喜温暖环境 ,最适宜的生长温度是 20 ℃左右。耐寒冷 ,花期能忍受 – 4 ℃。稍耐旱,怕水涝。花期过于干旱 ,影响开花。土壤湿度过大 ,易烂根。在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 ,在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如油沙土最为适宜栽种。黏土地、低洼地、盐碱地不宜栽培。滁菊不宜连作 ,连作病虫害多, 产量低。冬季地上部枯萎 ,以根茎在土中越冬。
  滁菊名列中国“四大药菊”之首,安徽省四大著名道地药材,可消热解毒、舒筋活血,护肝明目,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疗效显著。近年研究发现滁菊对SRAS病毒、癌症(尤其是肝癌)等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对糖尿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3)、黄山贡菊
  黄山贡菊又称贡菊”、徽州贡菊,徽菊。是黄山市的传统名产,其与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 盛产于安徽省黄山市的广大地域。
  黄山贡菊外形:花形完好整齐,均匀不散朵,花瓣洁白,花蒂青绿,干茶香暖郁。显示高山贡菊独具的天然花色,采花时以特制竹框盛放,因此花形完整。叶底:叶底清白剔透,柔嫩多汁。经过多次冲泡之后,渐呈淡褐色,体现原茶不耐高温的幼嫩茶质。汤色:清澈亮洁,澄明晶亮,微微淡黄且毫无杂质。口感:品味甘爽 口感滑腻,淡淡清甜回甘,香气淡雅自然,适当添加几颗冰糖可大大增进香甜口感。
  黄山贡菊产自主产区在黄山歙县金竹村一带,其生长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品质优良,色、香、味、型集于一体,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被誉为药用和饮中之佳品,是黄山著名特产,驰名中外。

  四、安徽菊花在中药中的作用

  (1)、亳菊
  亳菊以疏风散热、解暑明目见长、平肝明目、散风清热、消咳止痛的功效,用于治疗头痛眩晕、目赤肿痛、风热感冒、咳嗽等病症效果显著。如果您不慎得了风热感冒,不妨取亳菊与冰糖代茶饮。夏季还可将亳菊与大米一起煮成粥,可预防中暑。
  现代又用于冠心病、高血压、降血压、明目、醒脑提神……

  (2)、滁菊
  滁菊可消热解毒、舒筋活血,护肝明目,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疗效显著。近年研究发现滁菊对SRAS病毒、癌症(尤其是肝癌)等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对糖尿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滁菊还可保养眼睛,帮助视力恢复。菊花的功效对眼睛疲劳、视力模糊的人群起到了一定的疗效作用。
  现代药理检测表明,滁菊主要成份有黄酮类、挥发油类、氨基酸类和微量元素类等近百种。与其它菊花相比,黄酮、挥发油、硒等含量均超过其它菊花,其中黄酮含量高32%—61%,硒的含量高8.3—52倍,并含有人体必需氨基酸8种和微量元素7种,由于锌、硒被人体吸收,可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肌体衰老,从而起到延年益寿、养颜美容之功效。可清热解毒、舒筋活血、护肝明目,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对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疗效显著。为药、饮两用之佳品!

  (3)、黄山贡菊
  贡菊又名微菊,采自黄山纯天然野生菊花,与抗白菊、滁菊和毫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具有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之功效,还有降压的作用,对风热感冒、目赤、肿痛、高血压都有一定疗效。《本草纲目》记载菊花”性甘、味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攻效”,现代药理表明,菊花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是给维护眼睛健康的重要物质。菊花茶能让人头脑清醒,双目明亮,特别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有效好的疗效。贡菊对中柜神经有镇静,常饮能平心安神。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扩张冠状动脉作用等等。

  五、皖菊在安徽的发展思考
  据统计,皖菊在安徽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2018年已达数五十万亩。实现产值百亿元以上,为农民增收作出了贡献。皖菊是安徽的标志性花卉,具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各种要素。皖菊产品及附加值,前景可观。是打造“生态安徽”和“养生安徽”的重要内容之一。
  笔者认为,皖菊的发展方向。应“以点带面,全面发展”。
  第一,目标市场,面向全国,辐射世界。安徽菊花是稀罕珍贵之物。万花凋敝后仅有菊花独自绽放。人们对它有向往,有憧憬,有美化,有神话。纵观安徽南北,从阜阳到合肥,从芜湖到黄山,茫茫天际尽是菊花,这里的气象是震撼,是旷达,是惊若世外的休闲旅游资源。需求和供应关系十分明确,一种散花式旅游度假产品呼之欲出,我们必须要做足文章。
  第二,菊花就是卖点。菊花入药;赏花赞花,私人订制可成为安徽旅游的创意产品,也必然是不可复制和克隆的孤品。反差是美,极端是美,孤品是美,旅游动态的指针永远追求尽善尽美,市场经济无需吆喝,花好花香,宾客自会纷至沓来。
  第三,人文体验的推广,当今社会快节奏,使人们向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旅游休闲不应该停留在风尘仆仆,到此一游的浅层上,而是要从“俯而读,仰而思”到“观而行,静而思”,安徽的菊花资源恰能提供旅游题材上革命性的突破。例如推广“亳州谯城区十河镇位李村万亩亳菊种植基地”观花、赏花、赞花的做法,挖掘深度旅游产品,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总之,在目标定位之后,如果能大胆突破旅游瓶颈,挖掘安徽菊花的观赏价值,万花凋敝一花独放的孤品价值,再加上安徽文人,英雄往事,革命老区,风景名胜的跳跃体验,或许可以突破以往带动全省,连点成线,激活一片,做大做强皖菊。那么,安徽菊花大有可为,前景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