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大峡谷

恩施大峡谷

2022年5月3日 作者 superdingdinggou

  由利川乘坐出租车前往恩施大峡谷,老天爷很不配合,雨不大不小,到了景区,雨还是没有停歇。剑萍和驰儿去找住宿的地方去了,多时,方才告知在景区内唯一一家大酒店——女儿寨酒店入住。

  等安顿好住宿,已是下午三时许,商定先去地缝,明天再去大峡谷。

  购票大厅购票,空荡荡的无人,我们购得四张票, 

  坐上地面电力牵引车,来到地缝入口处。

  下了很多台阶,见一幅白瀑高挂于峭壁,喧嚣汇入地缝的溪流,在冰冷飘飞的雨滴中,我们踏入地缝。

  这是真正的地缝,两边的山体陡峭,滑溜高耸,光线昏暗,令人感觉要窒息一般,越往里走越觉暗无天日。原本就觉得狭窄的地缝,那山体像是要挤压在一起一样。修在悬崖峭壁上的栈道,随着地缝的走势缠绕在绝壁的半腰,那水流模糊的如一条细线,低头探望,双眼发黑,心跳加速,双腿抖颤……见到直梯35元一人,上了三人,臭猪徒步上山。终于见到了光明,在恐惧中走出地缝,这时夜幕快要降临,却体力不支,一屁股裹着水衣,撑着雨伞,坐在地上,听心跳,喘粗气。一个工作人员催着我们赶紧走出景区。无奈,只能靠双腿。一路走走歇歇,回到电力牵引车处,工作人员早就站着,最后一班班车,就等着我们孤零零的四个人,到站后,工作人员就欢呼的下班了。

  女儿寨有就餐处,餐厅里有6个人,一对夫妇和我们四人。那对夫妇好像只吃了一盘菜,我们要了四样。一餐,花费了200元。

  在景区内用好晚餐,步履蹒跚地回到住处,浑身一点儿劲都没有。消除疲劳的唯一办法就是和周公一晤了。

  恩施的景美。山,嵯峨连绵;水,清亮澄澈;洞,千奇百怪;寨,古朴精美;走不完千山万水,看不够的万般美景。

  恩施的情美。歌,悱恻缠绵;舞,裙角纷飞;食,别具风味;人,热情相随;爱不够仙山仙水,唱不完的绝美风情。

  大峡谷之美,美在自然;大峡谷之秀,秀在天赐。山川大气,大的气势磅薄;峡谷神奇,奇的人间绝版。这里,是天工劈出的奇巧;这里,秀美囊括一切。

  大峡谷一改往日的喧嚣,人流如织,摩肩接踵,而是游人稀少,门可罗雀。给人几许萧索,几许冷激,几许苍凉。一根钢缆把坐着我们四个人的箱兜拖到了一座石峰峰顶,等了多会,也没见第二波人来到。然,当我们一踏入景区的悬空栈道,目光所及,满目的郁郁葱葱,漫山的斑斓多彩,遍野的姹紫嫣红,醉人的明媚风光,让人眷恋痴迷。粉状红饰,青黛紫兰,笼山络野,一花报春,一叶知春,其色艳春,其韵浓春。

  这层层叠叠的石岩石崖,像一本本硕大得无以复加的厚与重组合而成的“书”,这本本厚重的“书”,被那个叫做自然的“宇宙怪物”翻阅过,不停的翻阅,不停的叠压,历经了两亿五千万年。在漫长的叠压,漫长的荡涤,漫长的刻划,使其经历了“宇化”——分崩离析,沟壑纵横。那个叫“石芽迷宫”的地方,就是厚重历史的写照。石芽石柱,厚薄不一,高低错落,排列有序,眼看着处处有路,四通八达,但一旦疏忽,就走不出这弯弯绕、绕弯弯的迷宫。

  山体的挤压也会“优胜劣汰”,这大概也是自然法则或是造山运动。山体有的会沉落,有的则抬升,有的则扭曲:“悬棺石”酷似棺材,悬躺于石峰之巅,见者官运亨通,财运如潮。“金元宝”惟妙惟肖,一长溜地排列,沿着石峰顺延,扩展延伸。都说“金元宝”那两头翘中间凹的形态,极像佛门中的笑面佛笑弥勒。见了“金元宝”,家庭殷实,子孙富足。

  空山寂寂,鸟语凄凄。物华风流万世在,青山别吝一杯茶。一路贪恋风光,竟把饥饿忘了。古人曾说秀色可餐,这美景是否也同出一理?现在见到“土家风情餐厅”坐落于石峰之巅,难免勾起饿虫。进到餐厅,设施也还不错,可惜的是食者仅有四人,未免寒碜了些。点了几个菜,价格不菲,味道不敢恭维。刚才强烈的食欲一下子溜了,胡乱塞了几口,好像饱得不能再进食了。也难怪,偌大的景区,美的让人发狂的景色,美的找不出恰当的词语来形容的景色,就只有我们四位游客欣赏,如果这千变万化的石世界有灵,不也气得流泪么?

  大峡谷地貌独特,既有崇山峻岭绵延壮观,又有绝壁的险峭雄奇,“一线天”总想挽留住韶华不去,张开雄硕的臂膀,将“天门”关闭,锁住不复轮回的光阴。“古象岭”的石峰峰体,像极了古时的猛犸象,象头上那根小峰柱如古象鼻,栩栩如生。石峰体溶蚀痕发育,恰如古象之毛披。斗转星移,日月轮回,多少个风寒霜冷,多少个酷暑严冬,它坚持守候在这里,是想把殷切的祝福送给凡尘,还是要把不尽的吉祥播撒在荆楚大地?“断崖绝壁”高耸的绝壁近南北向分布,海拔1700余米,高出地表600多米,这是三叠纪(2.5亿年——2.3亿年前)灰岩沿近南北向断裂裂隙,经风化溶蚀及重力崩塌而形成悬崖峭壁。在悬崖峭壁上山腰处建有栈道,全程488米,高约300米,石阶118个,与山岩绝壁融于一体,因栈道建于绝壁之上,故称之为绝壁栈道。

  绚丽多彩的绝壁峰林,似乎有旺盛勃发的生命力。它用巍峨和神奇,渲染着大地四季;它用深情和宁静,逶迤着绵绵柔情;它那深邃的目光,流露出永恒的温柔;它那宽广的怀抱,激扬着圣洁和炽热。大美无言,因为丰富厚实,所以绚丽多彩。大峡谷让你目睹如画风光,观看水秀山明,欣赏春色春景,感知春光明媚,洞察人生真谛。

  诗人们常发感慨: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其实不然,山在变,变的更加巍峨连绵;水也会变,变得更加清澈纯净。傲然生长于悬崖之上的“迎客松”,傲雪凌霜,沐风浴雨。据测算,该松已近千年,它从未改变初衷,始终将青黛色彩展示给日月星辰、山川大地,芸芸众生;始终不改宁折不弯、铮铮铁骨、高风亮节的品格;始终畅开胸怀迎接天下游客。与“迎客松”直面苍穹的还有那“一柱擎天”,数万年乃至亿万年的风雨剥蚀,日复一日的烈日炙烤,雷击冰冻,迫使其脱离了群体,变得纤细,但却依然伟岸挺拔,卓立昂然。用坚毅和刚强向苍穹宣示,顶天立地,舍吾其谁!?大峡谷以绝壁千仞万仞向大地告白:当鲜花的花瓣飘零,当树叶在寒风中颤泣飘逝,当草木耐不住酷严寒凌,却有一道门永远敞开,迎来送往那些敢于挑战寒冷者,那就是峡谷的“石门洞开”。石门两边对称高耸,垂直光滑,不知是什么力量,用巨斧或者巨刀、巨剑将石峰一劈为二,还向两边推移,只能说是鬼斧神功,才有如此移山造山之力。离开石门,仰望这奇山秀峰,内心抑不住激情:壮哉峡谷!美哉石峰!

  雾,悄悄从身边升腾,漫向石门,渐升渐浓,将石门遮蔽。一道声音从身后传来:“咦!‘一见笑’被浓雾遮住了”。转身回首,只见几个穿着工装大概是景区员工的人,望着石门方向,指指点点。雾由浓转淡,模糊中见石门一侧有红油漆写的三个字,还没等看清楚,又被升腾的浓雾遮盖了,如此者三。正要转身离去,却见浓雾褪去。石门上"一见笑"三个大字旁边,一副微笑的人形面孔显露出来,尽管不很清晰,但也不负人意。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毕竟是自然造型,不能苛求,形似也罢。转过身来,入目已是青翠遍野,勃勃生机、盎然荣繁、心脾舒畅。

  绿的浓郁,翠的播撒,是春的守望和眷恋,亦或是树的深情挽留,春光护慰下的大峡谷,有太多心动的奇景奇画,只有徜徉期间,才会感悟春的炽热和柔软;春风爱护下的大峡谷,似乎多了几许缠绵悱恻的韵味。若说斑竹泣泪是一场凄美的爱情,那么群峰叠翠无疑是大峡谷的彩妆;当漫山遍野的翠绿浸泡了浓烈的春韵,随风飘洒的时候,那必定是一副浓墨重彩的、动人心魄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