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野神农溪入画来

三峡大坝的建成蓄水,抬高了大坝上游的水位175米,改变了三峡两岸的自然景观。却成就了长江巴东段的神农溪,山蓝水绿,惊艳于世。

巴东神农溪是雄野的,雄中露秀、险中纳奇。

神农溪本是一条河,原名沿渡河,为长江三峡北岸支流。发源于神农架林区西南部小界岭银门洞,初名板桥河,东南流至望马池入巴东境,至两河口纳三道河后,始名沿渡河,南流至西瀼口注入长江。全长63.5千米,流域面积997平方千米。

那天天气晴好,我们没有登旅游船,而是随着民间的船运进入神农溪。船运可以到达沿渡河镇,比旅游线路长许多千米,船由长江口溯流进入神农溪。

神农溪是一条典型的峡谷溪流,两岸山峰紧束,绝壁峭耸,相对落差2900米,溪水在刀削般的峡壁间漂流,水道曲折,险滩无数,溪水碧绿清澈透底,犹如“翡翠”水道。

神农溪从远古流淌而来,历史在这里留下的足迹依稀可辨,崖壁上散布着古栈道遗迹,危崖千仞的半山腰残留着古代巴人的崖葬悬棺,不知何故,巴人要将棺木嵌在峭壁的山洞之中。近水,却千年不腐。怎样放上去的,为什么要放?百思不得其解。

神农溪有四峡,即由北至南依次为神农峡、绵竹峡、鹦鹉峡和龙昌峡,四个峡段各有其貌、各有其景、各有其神,其中,龙昌峡以“雄”称奇,鹦鹉峡以“秀”见长,绵竹峡以“险”著称,神农峡以“奇”闻名。

船过神农峡,峡中有一山峰酷似中华民族始祖神农氏而得名,高约200米,旁约100多米处的山崖上有一“玉柱擎天”,高约10米,传为神农先帝的杵药杆(从另一个角度又像是一位药童与神农氏采药归来),神似,形似。此峡上起小神农架石柱河,下至叶子坝,全长约25公里。神农峡主要景点有神农峰、九孔岩、鱼泉瀑布、神农温泉等等。

过鹦鹉峡,峡长7.5公里,以“秀”著称。两岸植被如缨络垂挂,四季长青,岩水滴渗,飞瀑涌泉,奇观迭现。有一段峡谷,无论隆冬炎夏,都可看到盛开的鲜花,故名“年花滩”;有一处“九股水”的地方,溪边泉眼涌出多股泉水,分清、浊、混三色,因名“三色泉”。峡内有神农溪最大的溶洞“燕子阡”,洞门高八十米,宽约三十米,因洞中飞舞着成千上万只短嘴金丝燕而得名。进洞五十米处,便是“千丘田”,因溶岩堆积而形成的层层“梯田”,呈“品”字形上下排列,每块之间还有明显的“田梗”。地质学上称碥石坝,蔚为壮观。

龙昌峡全长5.7公里,多为绝壁,宽不足二十米,两岸壁立水中,连绵不断,曲折迂回长达五千余米。沿途可见岩棺群和古栈道。

神农溪边,经过几个村寨,客船靠岸停泊,接客送客。这些村寨,掩映在树丛中,花丛中,大概是槐花,梨花之类,恍若世外桃源 。

我们在沿渡河镇登岸,气喘吁吁的,爬上几百道台阶,到达镇中心。购得午餐,购得红牛,胡吃海喝,买了一堆烤红薯,算是对自己的犒劳。几个小时后,重新登上客船,沿途折返。再一次,目睹神农溪的美丽。我们是云南边地的旱鸭子,见山不见水,首次见到如诗如画的长江,首次乘坐这样的长距离客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