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天下第一关——山海关
未到山海关前,曾读过一奇闻,说:“山聚仙乃奇,海藏龙而神,关距险为雄。“ 得知山海关位于辽西走廊的咽喉支出,北倚燕山余脉,东南临渤海湾,当山海之会,集山、海、关于一身,因以成“山海关”之名。
购得门票入园,顺着解说碑一路一路的走去,细细得知, 她是明代万里长城的东部首关、关内关外的分界线、明朝京师——北京的重要屏障。关城建置独特,由关城、瓮城、罗城、翼城、哨城及星罗棋布的烽火台、墩台组成,是长城沿线最科学、最严密,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军事防御体系,是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宝库中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
我们曾三次登临山海关,每去一次,都有新鲜的感受。这次是乘火车去的,在山海关站下车,坐公交7站后到达老龙头,老龙头实际上就是山海关的首段,头伸进水里,远看就像一条巨龙,很是威武。
上下两年,纵横十万里”的万里长城,其实就是一条中华巨龙,盘卧在华夏大地,守卫着古老中华。它从遥远的西部戈壁一路飞腾而来,穿越河川大漠,骄傲的把头伸进涛涛渤海之中,形成龙头入海之势,搅海翻浪,戏水浴日,这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千古奇观”,老龙头如何在海中建成?有何故事?成为千古之谜。
我在瓮城点将台租了一匹北方壮马骑骑,还穿着清兵的铠甲,和我在南方彩色沙林骑的瘦马形成鲜明对比,很搞笑。
在通往城墙的斜坡上,我仰望长城,细思要多少的人工?多少的工匠?多少的砖瓦才筑成这样威武的长城,真不知牺牲了多少劳工才建成这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城啊!其实这个斜坡是马道,可以想象千军万马都可以在这里快速冲上长城,抵御外敌的情景。我举着相机,照了张相,奇怪的是,照片上竟然出现一只像蝴蝶的五彩小虫虫,很奇怪!翻遍书籍方知,是曝光的缘故所产生的光影效果。在山海关又学得了一道知识。
上到城楼上,北望关外,想着清兵入城的往事,很愤慨。总兵吴三桂,竟然放清兵入关!否则,长城固若金汤……我是云南人,但对这个云南王吴三桂并不看好!当然,历史上总是弱肉强食,朝代更迭,是自然而然的事。
山海关古城实际上是一座关隘,现加修缮成为一座商业城,走在城内,一边购物,一边还可以感受这座城的威严。
山海关古城始建于1381年,依山襟海,雄关锁隘,素有“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之称。这里有明代将士的马蹄铁甲,有甲申之年的风云巨变,有顽强抗日的慷慨烽火。山海关以威武雄壮的天下第一关”城楼为主体,以6000米古城墙为主线,辅以原天下第一关景区以及兵部分司署、钟鼓楼、大悲院、迎恩楼、望洋楼,老商号关源昌和镇远镖局、明清街巷保留建筑、城内东南西北十字相交的四条大街与四门相通,是链接东北与华北的咽喉要道,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这里是一座集多元民俗、悠久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古城,是长城中的古城,古城中的长城”
历经风雨岁月洗礼的山海关,凝重而迷人,成为历史的见证。这里曾留下众多帝王将相的足迹:秦始皇求仙、魏武帝东征、唐太宗伐高丽、清五帝驻跸……这里也曾发生多次重大历史事件:徐达建关设卫、明末甲申之战、八国联军入侵、二次直奉大战、长城抗战第一枪都在这里打响。这里的每一砖,每一石,都有故事。
山海关得历史与自然的厚爱,集众多美誉于一身,集众多资源于一处。数千年来,以其雄伟独特的风姿屹立在长城之首、渤海之滨。很是值得来去,山海关,我还会来的,我也会走遍5000里长城的众多关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