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叫海依的山村
这个叫海依的山村,不靠海,是个典型的崖上人家,有10多家人,有一个老师,一个教学点,距县城很远很远,距乡镇很远很远,躲在一个鲜为人知的山角落,不通车,也不通电。土坯盖的房,在土坯的缝隙里插根松明点燃就算照明。那里的中青年大部分是文盲,只有小孩子在教学点读书。
我去过海依几次,趟着溪水,徒步去的,溪水很清,弯弯曲曲,向山里延伸去,水是从山里淌出来的,捧起来就可以喝,溪边有许多的野草,野花,一直往山上走,山上有一棵特别巨大的树,7-8个人爬上去,照出相来,人依旧很小,大树旁边有许多的蕨菜,嫩嫩的,弯如小龙爪,又叫“龙爪菜”,一小会儿,一人就采了一大把。
再往山上去,越走越渴,见到一片山萝卜地,同事蹲下去,拔了几根吃起来,有守山的人吼起来:“不能拔!”,的确,穷山僻壤中种不出其它什么东西,只能种点山萝卜,守山的人边走边下来,看见我们一行人,我说我是蔡老师,守山的老人立刻笑容可掬,说:“蔡老师的人,拔萝卜可以吃,计划生育的不能吃……”说的话很像日本话,我们好笑起来。笑老头知蔡老师的名声而不知其人。我不知道在这样的山中,竟然有人知道蔡老师。其实,我只是一个学区的校长,山区我是不常来的,也许是父亲曾经在这个地区当区长的缘故,人人都知道区长的女儿当校长,治理教育还有些本事,有人尊重。
一直走到山里,走到海依村,方知道这个村子穷困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人们见到我,像见到了大首长,老人们争着挤着要和我们照相,有个老头,竟然在热天翻出了一件军棉衣,还系上一根武装带。另一个老头,身上衣服的纽扣都没有了,既然系上一根草绳……村子里的人像过节一样,捧出了美酒,美食,杀鸡,招待我们,还安排我们在最好的一家人家住宿,那家人的女主人是村外嫁进来的,嫁妆中有一台录音机崭新的放在供桌上,没有电,它只是摆设,向村中的人炫耀着外面的现代化。我和女主人躺在一张床上,床上没有席子,也没有垫单,只是一层稻草,全家只有一床被子,给我们盖了……
海依,是个彝族山寨,海依也许是个彝族地名,我也是彝族人,汉化的彝族,根本不知道海依的意思。海依在山顶,在山崖旁,山上长有一种奇怪的松树,像蒲团一样,一团一团的覆在地上长,当地人叫地蓬松,很奇怪。我想可能是海拔高度的原因,或者是松的另外一种物种。山崖的石头上长着许多石斛,石斛把根系在石头上,依着石,密密麻麻的长着独个的绿叶,还开着花,有人又把它叫做“石竹子”。站在山崖顶,看不见崖底,我顺手丢了个石头,听不见落地的响声,倒是惊起两只鹰,在空中盘旋,还是大着胆子,往崖下走,见到一个半月形的山洞,猫着腰,就钻了进入。原来,这是一个挂有许多钟乳石的山洞,进洞要下很陡的坡,几乎是站不住脚的,需要四脚四手的爬下去,爬下去后,见到地上有许多散落的钟乳,地面也长着一些钟乳,我很难受,原来我们学区的假山,就是海依的村民和孩子从这样的洞里背来给我们的,我们学区办公区的假山风景很美,原来是山的精魂和老百姓的汗水筑成的。
我到海依只是为了扫盲,想不到那里的老百姓因小小的一点给予,就给了很大的回报,这些我永远记得。
后注:
海依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南庄镇干龙潭村委会,属于山区。位于南庄镇北边,距离村委会12.50公里,距离南庄镇21.00公里。国土面积7.51平方公里,海拔1,780.00米,年平均气温18.00 ℃,年降水量800.00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