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井冈山三日

红色老妈喜欢看红色景点,因为她就是个建国前的老革命。于是,在观完武夷山水后,从武夷直奔南昌,在南昌街头和八一广场浏览了一天,便直奔井冈山而去。

来到井冈山,天色已晚,那里正在上演一场井冈山的实景大戏。但是来不及了,刚好有最后一辆班车要上井冈山的中心区——茨坪。于是拉着两个大行李箱,坐着中巴车,上了茨坪,在景区的门口,择一个宾馆住了下来。

晚间,去茨坪中心区游览,看了许多革命景点,全部都带有红色字眼,很熟悉。

茨坪是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台间的小盆地。建有革命博物馆、烈士纪念塔等。从茨坪到各个纪念地及主要风景游览点,都有道路相通。革命战场五大哨口离茨坪不远,有五哨公路通达。五大哨口中的黄洋界,海拔1343米,居高临下,扼居山口,形势险要,当地群众称之为摩天岭。

第二天一早,买了景区的通票,坐上观光车,一站一站的观望着去,参观了烈士纪念塔后,就往景区摆渡中心走去。景区有许多车,你可以随便的打卡上车,由它载着你往景点去,这些车都有编号,我们随便打卡上了一辆,由它拉着走。

因为黄洋界很著名,毛主席有“黄洋界上炮声隆”的诗句。

黄洋界在井冈山上茨坪镇西北17千米处,海拔1343米,是井冈山五大口之一(双马石、桐木岭、朱砂冲、八面山、黄洋界)中最著名的一个哨口,连接湘赣边界,黄洋界地势险要、巍峨峻拔,1928年8月30日,这里打响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这个景点,实际上变成了一个纪念馆,进入这个馆是要录指纹的,里面详细的介绍了黄洋保卫战的经过,既神奇,又悲壮……

为了更好的欣赏井冈山风光,我们沿着井冈山的一条溪水,一直走,看见了许多稀有的风景,金蟾望月,老虎口,犀牛探海……走着走着,峡谷中只剩我和老妈两个人,很孤单,很恐惧,只听见鸟的鸣叫,和自己的脚步声,上石阶,下石阶,走了很远,几乎迈不动脚了,方听见人声,我们到达了井冈湖(龙潭),那里有游船可以到对岸。饥渴疲惫的我们登上了船,渡过了湖,来到五指峰。

五指峰位于茨坪西南面六公里处,因峰峦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海拔1438米。五指峰峰峦由东南向西北伸延,绵亘数十公里,杳无人迹,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观景台”上远望,已列为自然保护区。两边巨峰对峙,中间一条深谷,谷底为龙庆河,即井冈山河河谷峭壁上盛产石耳等。五指峰还有一座瀑布,落差约二百米,五指峰瀑布是井冈山落差最大的瀑布。第四套100元人民币的背景就是五指峰。我们背对着五指峰照了张相留念。

后来又打卡去了些景点, 还租了些红军军装穿着,和毛主席的蜡像合影,当了一回假红军。结束第一天的行程。第三天一早,我们起身去茅坪,去参观八角楼,那是毛主席和贺子珍住过的地方,墙上还留着贺子珍亲手写的标语。

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经常在茅坪八角楼居住和办公,领导湘赣边界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斗争。因为楼房里有一个八角形的天窗,所以当地群众都习惯把这栋房子叫做八角楼。

出了八角楼,我们又去了朱毛会师广场,车上只拉着我们两个人,景区很远,司机还是很耐心的把我们送到目的地。

会师广场位于砻市龙江河东侧。1928年5月4日,2万多人在此隆重召开军民大会,庆祝两军会师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后改称中国红军第四军)成立。当年,这里是一块沙洲,开会的会台是用禾桶、木头、门板搭成的,顶上覆盖晒垫。新中国成立后,原貌修复,并在会台前方矗立了一尊毛泽东、朱德握手铜像,以纪念朱毛会师和红四军的诞生。

老妈在朱毛会师广场上笑成一朵花,我们照了几张相,又乘车回到景区,再由景区回到住处。午休后,参观茨坪的井冈山革命纪念馆,仔细的了解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的前后。

井冈山是个AAAAA景区,景色很美,森林茂密,空气清新,山中有水,水中有山,山道弯弯曲曲,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井冈山的红旗特别的耀眼,井冈山的星火早已燎原在中国大地,井冈山是根本的摇篮,中国的红就是由井冈山开始染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