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一回陕北人

我们唱着:“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东南风,还是西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走进了陕北,参观了延安,看到了枣园的灯光,寻到了领袖的足迹,看到了巍峨的宝塔山,却没有看到清清的延水河。心有不甘,便奔向黄河壶口。黄土高坡就是黄土高坡,没有高大的树木,也没有清澈的河水,到处一片昏黄,土是干燥的,细腻的。陕北人在高高的土坎上凿出些窑洞,作为民居。我见过的毛主席在过的枣园窑洞就是这样的土洞。两间土洞连在一起,里面有炕,朝外就是有拱顶圆窗,洞内用石灰粉成白色。窑洞前有院子,这种民居土得掉渣,领袖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带领老百姓创出了一片天。黄土高坡在这种层面上染上了红色,庄严而厚重。

陕北人非常开朗,热情,常见的装饰,是男子汉在头上系一条白头巾,叼一根旱烟袋,牵上小毛驴,反穿羊皮褂,去贩卖他们的山货,有名的山货是大枣和大红袍花椒,我们也买得一些,陕北人们爱跳舞,最著名的是陕北威风锣鼓,鼓声一响,几十个,上百个农民齐跳,真是威风八面,看过几回仍不减兴致,特别叫一个安在先的一个农民,教我跳了几下,还摆了一些架势,照了张相,自己觉得自己融入到陕北人中去了……

在黄河壶口,我遇上了一个农民,也是陕北人的典型装束,让我感到十分亲切。于是,我骑上了他的小毛驴,与他演成一家人,去赶集的样子,照了张相。

黄河之水天上来,在壶口是这样的汹涌咆哮,我平生没有见过哪条河,像这样的凶野……

后记: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临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濒山西省临汾市吉县壶口镇,为两省共有旅游景区。

黄河奔流至此,两岸石壁峭立,河口收束狭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瀑布上游黄河水面宽300米,在不到500米长距离内,被压缩到20-30米的宽度。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崖上倾注而泻,形成”千里黄河一壶收”的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