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古卷——访南诏国古都巍山
巍山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南诏国的发祥地和古都,公元649年,南诏始祖细奴逻就在巍山建立了大蒙国,开创了南诏的基业。
隋末唐初洱海地区有六个实力较强的小国,分别被六个国王统领,被称为六诏,分别是: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蒙舍诏在诸诏之南,称为“南诏(738年-902年)”。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南诏先后征服了西洱河地区诸部,灭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由蒙舍部落首领皮罗阁于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建立,是八世纪崛起于云南一带的古代王国,建国都于巍山。
巍山自古就是茶马古道必经之地,多条茶马古道都在巍山交汇。巍山古城因此成为茶马古道上的重镇。如今保留下来的古城,是六百多年前朱元璋时代建城时的棋盘式格局。古城筑有城墙,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城中心建星拱楼,古城形方如印。城内街道以拱城楼为中心,呈标准的井字结构建设,共有25条街道,18条巷,全长14公里,城内房屋基本保持了中式结构,南、北主轴线两侧的房屋则完整的保存了明、清时代的建筑式样和风格。民居多数是院落式的,保持了大理白族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土木结构的特色。
明初,朱元璋派大将傅友德、沐英平定云南。由于土地肥沃,人烟稀少,出于统治和军事的需要,大明王朝决定在巍山设蒙化府。拱辰楼是蒙化卫城的北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原为三层,南明永历四年(1650年)维修时改为二层。拱辰楼建在长47.1米,宽26.6米,高8.1米的砖砌城墙上,楼下为城门洞。是巍山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星拱楼为方形平面,楼通高11米,由木结构城楼与砖石结构基座两部分组成。基座面阔,基座石砌,四向贯通,门洞作券顶。楼作亭阁式,为抬梁与穿斗相结合梁架,重檐歇山顶。面阔,楼底层四周设廊,上、下四周皆置七踩斗拱,屋面四翼角飞檐高翘,弧度柔和,加之饰以高空花脊,使得整个建筑的外观秀丽飘逸、玲珑剔透。
楼的上檐北面悬挂“星拱楼”字匾,在下檐的东南西北四面分别悬挂“瑞霭华峰”、“巍霞拥鹤”、“玉环瓜浦”、“苍影盘龙”匾额,绘写巍山四环景色。
我曾带着我的小白狗丁丁,登上过拱晨楼,仅要2元的门票,上面有些古文物,还在楼上敲了几记大钟,当大钟轰然而响,你可以感受到威严的气度,拱晨楼气场很强大,我记得楼上还有乾隆帝的御批。
古城内文风鼎盛,随处可见精致的对联和精美的绘画,古城是百姓生活的场所,不像其他古城完全的商业化,你走进街巷内,都可以某宅某家的字样,民风纯朴。在这里,我们寻到了一家民居,在里面吃饭很实惠,很便宜,平生吃到第一回用车前草炒的素食……
巍山古城回味悠长,像清风拂过古卷,我看到了精彩的部分。
后来,听说一场大火,烧了拱晨楼,600年历史的古迹,竟然变为灰烬。很可惜,不知后人修建了没有?下面的几张图片,成为绝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