徜徉在古寮国的山水间 ——琅勃拉邦3日
在景洪办好签证,选择陆路,天不亮,搭乘通往老挝万象的汽车,由磨憨出境,在老挝磨丁开发区入境,沿一条弯弯曲曲的公路,翻山越岭,过曼晒经BanTen长途奔袭五百里。天黑了好一阵方抵琅勃拉邦,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一群人围住我们的班车,用英文邀我们坐他们的TUTU车,不收人民币,好在出国前在磨憨口岸兑换了货币,约8美金将我们送到预订的宾馆。老挝人轻车路熟,在夜幕中穿行了一阵,终于到了由澳籍老妇人经营的宾馆,看来这个宾馆很有名气。宾馆座落在旧时法国人的聚集区,小巧玲珑,法式建筑,木质两层楼,有鲜花装饰的大晾台,可喝茶看书眺望街景。客房很干净,还可以做饭,我们大约花了一二百美金租了两套客房住了下来。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从阳台望开去,满眼都是法国式房子,高的,矮的,阳台上探头的都是金发碧眼的西方人,我们像是闯进了法国的某个街巷,但见门前、窗台、阳台挂满花草,楼下的咖啡馆、西餐厅比肩而立,心里想着琅勃拉邦不是佛国吗?怎么都是法式建筑?走出巷道,抬眼望去,一栋栋覆盖着红瓦的尖顶房屋,散开在眼前,原来大大小小的庙宇就在法式房屋的附近。东西方文化就在这里碰撞,相容相生,衍生出一种独特的文化——庙宇金碧辉煌,瑞兽蛇龙镇守寺前,寺院供奉金佛,经声朗朗,香烟缈缈;寺院外车水马龙,操英文用美钞。这边披萨、牛排飘香,那边木瓜、凉粉酸中带甜。一路一路的走过去,一寺一寺的看过去,不觉间,来到了湄公河畔。租了辆车先去光西瀑布。
瀑布距城几十里,沿途风光很美,花草树木迎面扑来,田野吹来温软的风,目光所极处满是热带雨林的特有树种,奇形怪状,远处有高低错落的混交林,散落几栋房屋,田野大片的荒芜着,很原始,没有见到耕牛,但见一群一群的大象,排列布阵,像是要去打战的样子,原来是老挝人,新开发一个旅游地,让人回味寮国的象战。
路越走越深,林越走越密,最后深入到了密林深处,高高的望天树伸向天空,仰望它时,会掉落帽子,关西瀑布就在它们的中间,瀑布很原始,大大小小,层层叠叠的水流,由高处跌落,高差200余米,相当壮观。景色幽深静怡,山道旁彩色的钙化池,犹如九寨沟黄龙,池水或淡蓝或淡绿,清澈透明,溢成溪,滴成潭,仿佛人间瑶池。远远望去,像一块一块的蓝宝石,镶嵌在山间。
跨过溪上的倒木,趟过溪中清凉的水,中间有块开阔地,我们在上面野餐,有人仰望高处倾泻的飞流,有人低头俯看绿水中的游鱼,我们斜靠在树杈上,看蜂飞蝶舞,无限的惬意。
开放的欧美人,跃上跃下,在瀑布深潭中裸泳,鱼儿般穿梭水底,把这里当成了伊甸园。
没有见过这样的藤,会长长的缠绕绿树,没有见过这样的树,顶天立地,十数人合抱,才能合围。没有见过这样的水,这般的清澈,唉……关西瀑布!你也是我们的桃花源。
从关西瀑布往回赶,去往寮国王宫观光。寮国曾是唐南诏的属地,曾经被封澜沧国。寮王宫系国王宫殿,老挝最后一代国王西萨旺凡达纳在此建行宫。整个皇宫金碧辉煌,光彩夺目,殿内的装饰古雅华贵。宫中可见昔日的大殿、议事厅、书房、收藏室、起居室。1904年建成王宫博物馆,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澜沧王国的遗迹和许多国家级文物。我们把王宫博物馆当成游览琅勃拉邦的重头戏。王宫外面留有大片的树林,有人为栽种的,有自然落成的。一株菩提树不知生长了多少年,气根扎入地面繁衍成林,一棵树变成了数十棵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蔚为壮观。既成为王室根基永固的象征,又符合佛国佛祖菩提下得道成佛的寓义。菩提树在广为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古寮国被尊崇为圣树而被王室和百姓膜拜。王宫内有一座站立的金佛pha b an g ,城镇的名字就是因他而命名的。
出王宫后徒步参观香通寺。香通寺是琅勃拉邦最宏伟的一座寺院,1975年以前它是王室的私有资产。寺庙的大殿是经典的琅勃拉邦寺庙建筑风格。在殿内,装饰华美的8根大柱撑起覆有法轮的屋顶,柱上用黄金装饰,寺里供奉金光闪闪的大佛,寺外后墙镶嵌着巨大的生命之树图腾。旁有一精美小庙,供奉的佛像很独特,佛身上满是老挝特点,如卷至脚踝的长袍,手支撑着头,姿势优美。
香通寺是一座让人产生“宁静致远”思想的寺庙,在静谧与祥和中,坐在红艳艳的木棉花树下,捧读一本悦心的书籍,要么忘记了尘世,要么忘记了痛苦,忘记了来去过往,忘记了春夏秋冬……出香通寺,又去了另一个放有龙舟的寺庙,寺里鸡蛋花盛开,各种叫不出名的花朵树木跃过墙头,爬上庙宇,僧侣们在打坐,很宁静,很祥和。
琅勃拉邦市区内大约有三十余座佛寺,大大小小,看也看不过来。我们也不知道看了多少寺庙,走过了多少寺庙,只觉得各个寺庙,各有不同,但都非比寻常,一路走来,不觉间来到湄公河边。
泛舟湄公河
澜沧江经 中国关累后就叫湄公河了,湄公河很著名,一江通六国,流经琅勃拉邦这一段,水流非常的平缓,水面非常宽阔,不像是江,反而像湖,水波不惊,清澈,岸边可见水草礁石,有长长的石梯通往江面,有许多装饰各异的小船,停在岸边等候游人,30美金上了艘船,这艘船就专为我们全家服务。掌舵者是一个很实在的小伙子,老老实实的为我们服务,船一会儿在水面上飞驰,一会儿又在江面上漂荡,任由我们把手脚伸进水里,撩起水花。两岸的景色十分的迷人,高脚屋沿江沿岸掩印在芭蕉林、木瓜林中,水鸟低飞,掠过水面,一幅清纯靓丽的山水画展现在眼前。老实的船主放慢船速,让我们尽情地观山望水,直到落日在山脊上镶了一道金边,火烧云映红了天际,才返航。
泛舟在湄公河,你会发现这个国度就是由无数镀金的奢华寺庙、身穿橘色僧袍的赤脚僧侣、青翠碧绿的原野以及友善的乡民组成的一幅田园诗画。风情万种的湄公河,就是系在琅勃拉邦上的一条丝带,当湄公河流域的其他国度被钢筋混凝土、电视真人秀以及各种旅行团折磨得面目全非时,在这里,寮国之色依旧淳朴简单、别有韵致。在湄公河上泛舟,一边喝着老挝啤酒,佐几片香蕉干,一边等待日落,感受和风吹拂,你会觉得你的人生节奏变慢了,乃至凝滞了……
当岸上陆陆续续的亮起灯火,琅勃拉邦的夜市开始登场。
琅勃拉邦夜市
那夜没有星光,但灯火陆陆续续的铺遍琅勃拉邦的大街小巷。在主大街上,各种地摊沿街摆放,从Th Sisavangvong大街,从王宫到Th Sitsalat这一段道路会因夜市而交通管制,成为步行街。老挝的纺织品,手工艺品、珠宝首饰、传统医药,还有古老的编织品、桑叶纸灯笼、印有大象的T恤衫、民族风情的花裙以及其他纪念品在这里都有出售,你可以随意的讨价还价。各种美食,挑战你的味蕾,烤鱼、烤肉、糯米饭,各种新鲜的热带水果,糖果,饼干,还有炸牛皮,炸青苔,和叫不出名的河鱼、河虾……饕餮一族可以在这里吃炒米干、吃拌凉粉、喝鲜榨果汁、或量身定制各种怪异的食品,海吃海喝……
我们买了些手工布大象,特色剪纸,手绘桑纸灯笼和次日将要布施给僧侣们的食品,就离开了夜市,回宾馆休息。
感受庄严肃穆的布施
寮国是佛国,至今保留着布施这一特色。这是南传上部座佛教独有的一种仪式性施舍,佛教认为有舍有得,民众只有舍,才会有得,僧侣则按仪式接受民众的施予。
布施,老挝语叫“塔芭”。琅勃拉邦的布施开始于每天黎明后。天不亮,施主就准备好花塔和食品,列队跪坐路边,等候僧侣沿街化缘。僧侣列队而来,双手端着化缘钵。施主把糯米饭、粽子等食品依次献给僧人们。布施完毕,僧侣还礼诵经,施主则双手合十闭目跪在地上。这个过程肃穆感人,成为古寮国都最具特色的一大景观。
清晨4点,天还没有亮,我们风风火火的将儿子唤醒,去看布施,儿子懒得起床,我们就自己走出宾馆,在久违的忐忑和期盼中,走向庙宇。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起人,睡眼惺忪走在寂静安祥的琅勃拉邦街头,早早就有大批各国信徒和游客迫不及待守候在僧侣将经过的地方,或跪或坐或站或观。
5点半左右,几百名僧侣身着橘红色僧袍,按照长幼排序,挎着钵盆,从各个寺庙列队而出,赤脚走上琅勃拉邦的大街小巷接受布施。僧侣们面色祥和,无声无息,走到施主面前。这道橙色为这座静谧的小城增添了亮丽而祥和的色彩。当僧侣行至身边接受布施时,这一刻,你会相信,这世界是多么的和谐,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奇妙!这一刻,你会发现,布施者的真爱在流淌,他们的眉眼散发着纯洁的光芒!真诚、善良的施与舍结合得那么紧密,小小的一团糯米饭和简单的素食,千百年来将人、神、佛紧紧联系在一起!
僧侣们会将民众布施多余的饼干、巧克力、水果等物品放回其它信徒们的竹筐内,施受角色瞬间互换,那一切是如此的神圣。置身此地,你会觉得这是天地间人与人、人与神、信念与信仰最直接、最和谐、最完美的融合!
僧侣们一直保持着每天清晨化缘的习俗,清心寡欲还周而复始地为人们祈福。整个过程神圣而宁静,让人明白了古寮国的影响为什么深远,为什么琅勃拉邦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回到宾馆,和热情的房东告别。房东因旅游爱上了琅勃拉邦,盘下房产用互联网做起了买卖,我们用中文留下了感谢的文字,和房东合影留念,我们也爱琅勃拉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