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神秘朝鲜记
(一)窥探朝鲜
朝鲜是一个世界上神秘度极高的国家,极度的封闭,极度的军事化,极度的红色管理。使它始终处在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朝鲜半岛三面环海,只有其北部与我国的东北边疆接壤,图们江、长白山、鸭绿江成为半岛与大陆的界限。
曾经,朝鲜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是那样的亲切,想象着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的场面,电影《英雄儿女》中喊出“我是851,我是王成,为了胜利向我开炮——”的怒吼在心中回旋,中国人民为朝鲜付出了多少牺牲,几十万中华儿女的年轻生命留在了这块土地上;又想象着这个被国际社会敌视、受到数十年经济封锁在战争废墟上艰难重生的国家,森严壁垒,尽管一江之隔却像雾里看花十分神秘。
丹东与新义州隔江相望,鸭绿江水深邃而清澈,它见证了战争,见证了多年中朝两国的商贸往来,见证了两岸百姓的生活,在丹东成为国家特许经营赴朝旅游的城市后,许多人从这里入境朝鲜。
夏日的一天,我们从北京乘火车进入了丹东,也想从这里一探神秘朝鲜。
出丹东火车站,迎面见到一尊毛主席的塑像,像见到久违的亲人,含着热泪拍照,留影。找到位于鸭绿江断桥旁的住宿酒店,卸下行囊,即奔江边对望朝鲜。
944米长的中朝友谊大桥横跨鸭绿江,一头接中国丹东,另一头接朝鲜新义州,与鸭绿江断桥并列。
鸭绿江右岸,中方丹东高楼林立,人头攒动,沿江的公园花园簇锦,显示着现代城市的繁荣。我们登上和友谊大桥并排的鸭绿江断桥,凭吊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雄业绩。只见断桥入口处,悬挂着巨铜匾额,上有”鸭绿江断桥”五个金字,断桥拦腰折断,一头扎入鸭绿江中,钢梁上有无数弹痕,成为战争的历史见证。
与断桥仅仅百米之遥的友谊大桥却是车水马龙,一派繁忙景象,这座铁路公路两用桥一半是公路、一半是铁路,满载游客的大巴就从这座大桥上缓缓驶过,几分钟就到达朝鲜,让一个陌生的国度随即展现。
鸭绿江中方一侧,有一个孤独的女人,穿着讲究,但头上包裹着头巾,只露着眼睛,坐在江边的礁石上,一动不动的望着朝鲜,路人说:“那是脱北者,在思念她们永回不去的家乡”。
在鸭绿江上,某旅行社开通了一个可以直接进入朝鲜内河的轮渡,供人在朝鲜内河中近距离感受朝鲜,50元一位,不能上岸,只能在船上观望。
大船缓缓驶入内河,朝鲜的自然风光展现在我们眼前,一片荒芜,有几头瘦牛和一群羊在草丛中吃草。朝鲜士兵见新的船只驶入朝鲜内河,立即用望远镜查看船只,游客举起相机拍照,立即就被士兵拉动枪栓指责,意在叫我们放下照相机,禁止照相。
随着船的深入,我们看见了一排排的简陋的农舍,有朝鲜妇女在河岸上挖野菜,有人在河中洗衣,有人在河边走动,手里似乎拎着一只家禽,有人骑单车经过农舍。哨所林立,有士兵在堤岸上来回走动,骑车的,站岗的,还有闲聊的,似乎很悠闲……一艘机动船,悄悄的靠近了我们的游船,不动声色的跟我们进行无声的交易,全程没有说一句话,100元可买一桶野鸭蛋,和另外的一些药材,似乎是高丽参,虎骨酒,和安宫牛黄丸之类。交易结束后船就悄然离去了。
游船深入了朝内河许久,直到被炸掉的堤坝挡住去路,才掉转回头,我们又看到了另一岸的风光。
一只鹭鸶站在幽静的河边,旁边的玉米地,稀稀拉拉的结着玉米棒子,草很深。有军人骑着单车在河摊上奔走,背着卡拉什尼夫冲锋枪,还有女兵在哨所站岗。河岸上有许多别墅房,细看没有玻璃,只有塑料布遮挡,别墅周围是木枝枝插起的栅栏,栅栏外一群白鹅在觅食……
傍晚时分回到丹东,丹东早已一片灯火,各种霓虹在高楼上闪耀,而对岸的朝鲜新义州,则一片漆黑。只有两束探照灯在来回扫动。这是鸭绿江的落潮时分,江水落了很多,那个严包紧裹的女人还在,我走近她,她不说话,苦笑着望了我一眼,仍静望着鸭绿江断桥对岸的朝鲜。我们放了一个祈愿的孔明灯,望着它徐徐升空,别样的心情涌上心头。
回到酒店,久久不能睡去。
(二)失联一天——朝鲜行
从丹东赴朝鲜旅游,只要通过当地旅行社,以游客身份办理好“出入境通行证”,随团乘车通过中朝友谊大桥,几乎分分钟便可过境,踏上朝鲜领土。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按旅行社的要求,买好一些食品,糖果,前往丹东口岸集合。我们的通行证早在前一天办理完毕,每人750元,可以进朝鲜新义州逗留一日。
游人来自各地,临时松散组团,稀稀拉拉,你推我拥,熙熙攘攘进入丹东口岸出境大厅安检,朝方禁止手机、摄像机、长焦相机入境,仅可使用卡片相机,卡面相机拍摄的内容均要朝鲜军方严格的检查,并仅可在一定范围拍摄。因为没有通讯工具,在朝方一日,就将失联一日。
登上挂有朝鲜牌照的中巴,雄赳赳,气昂昂的跨过鸭绿江大桥,前往新义州。断桥上的人,纷纷的向我们招手。可能因为我们乘坐着喷有朝鲜文字的巴士,误认为我们是朝鲜人,挥旗招手向我们传达友好。
早在元末明初,现在新义州就是原高丽的义州郡,早已是通商大城。来自高丽的商客都知道一离开义州郡,就是中国。
如今的新义州市是平安北道的道府,又是朝鲜的特区。承担着中朝贸易80%的过货量。新义州旅游对于每一个渴望探奇朝鲜风情的人来说是一次不错的选择。
入境朝鲜的安检非常严格,一个个交出护照,又一个个安检过关。安检官表情严肃,不苟言笑。有一女检查官更是一脸冷漠,警惕地扫视过往游客的一举一动。一时间,空气似乎凝住,游客们变得鸦雀无声,行动有序,在交出相机让朝方检查期间,我们列队等候,环顾左右。见一群着军装的人手推一车水泥,非常吃力的行走,一个儿童披着塑料布在玩耍,一个着正装的工人左手提着大剪刀右手提着对讲机来回走动,有骑自行车的人匆匆走过,车筐里空空如也。
过境后,有一男一女两名朝鲜导游上车,加上一名摄像师,一天的旅游行程竟有三位导游陪同。导游时刻提醒大家不得离队单行,他们允许拍照时,你才可以拍照。
入朝第一站,是参观金日成广场,这里禁止自由拍照,但是游客可以和讲解员合影,只能由随车摄影师负责拍照摄像。金日成和金正日的全身铜像矗立在空旷的广场上,两位导游要求大家鞠躬献花,每一束鲜花要人民币20元。献花的过程按严格的仪式进行。摄像师追着摄像,我们怀着不可名状的心情,毕恭毕敬的效仿导游,小声念着:“伟大的金日成领袖,伟大的金正日将军……我们向您献花……”一时间仿佛回到了“文革”,向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献花,于是眼中流出了热泪。意境相同,感情不同。
献花后就前往金日成革命事迹馆,这是朝鲜极度尊崇领袖的一个纪念馆,全面展示三代领导人的丰功伟绩。在这里让你体验到一种油然而生的敬畏,一是朝鲜民众对领袖的尊敬以及对国家的热爱,近乎宗教,却比宗教信仰更加狂热和激进。二是工作人员的敬业精神,这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中。金日成事迹馆的朝鲜讲解员慷慨激昂的讲解,让我们想到李春姬……
我们的导游叫崔导和李导,都是著名的平壤金日成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旅游部门工作的,精通多国语言。在我看来,朝鲜导游更多地负有服务和监督的任务,他们对中国游客的态度是友好的,但也是警惕的。崔导在车上跟我们介绍朝鲜的基本情况,大谈朝鲜人民生活幸福,住房、医疗、教育免费,食物和日用品实行配给,是纯社会主义。认为中国是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与他们不同。他们认为朝鲜伟大强盛,胜于中国,胜于南朝鲜,美帝国主义只不过是纸老虎。
新义州有高楼,但高楼上布满的是太阳能发电板,只能短时供电。游乐场有旋转车,可能许久未用,生了很多锈,似乎没有人在里面玩耍。未完工的马路没有路灯,街道很干净,不见落叶、不见杂草、不见路人。
结束了革命纪念馆的参观,我们前往新义州本部幼儿园观看教学和孩子们的表演。这个幼儿园位于新义州市中心,它不但具有悠久的历史,还多次接待国家领导人的到访,是朝鲜特殊的教育模式下培养“幼龄神童”的摇篮,孩子专业、高水平的技艺表演在朝鲜很有名气,因而成为一个赴朝旅游最特殊的亮点。
孩子们穿着具有朝鲜鲜明特色的民族服装,在教室里上课,课文是领袖的故居,孩子们深情并茂的回答着老师的问题,眼睛却直勾勾望着我们手里的糖果。
在进入幼儿园之前,朝导就告知要给孩子们送一些礼物,等下课结束后将礼物送给老师,再由老师平均分给孩子们,我们送出了许多糖果和饼干。
我们来到演艺大厅,台下摆满了小方凳,幼儿园的小朋友穿着靓丽,毫不胆怯地依次登台表演民族歌舞、民乐独奏、体育竞技和英勇杀敌的朝鲜故事,全民军事化由小做起。老师们也上台展示才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老师和孩子们用汉语高唱“社会主义好”的歌曲,令我几度落泪,让我们想起久违的向往。我在他们递来的留言薄上,郑重的写下:“这个国家精神强大,无坚不摧。”崔导立即将其翻成朝文,写在旁边。
幼儿园接受游客的捐款,那些没有来得及给孩子们买礼物的人都会捐款给幼儿园,我们也捐了两百元人民币,幼儿园年迈的老园长双手颤抖着接过捐款,眼含热泪。
当我们乘车准备离开时,刚才演出的孩子们竟然整整齐齐站在门口,面带微笑地与我们合影,那一刻每个人的心里都是暖暖的带酸,咳!幼儿们竟以这样的方式为国家做出贡献。
离开幼儿园,我们驱车前往朝鲜新义州日用品化工厂参观,一路上,不见班车,不见轿车,没有商店,没有广告,却有红艳艳的红旗插在山顶,有农民围坐在田埂上歇息,有老牛拉着车慢腾腾地走在土路上,有孤零零的女交警在街中心以标准姿势非常敬业地指挥着两三辆自行车和行人……他们认为,自己的职业表现,代表着这个国家的形象。
所参观的化妆品工厂是个花园式的工厂,到处有花草,连窗台上都摆满各式盆花。大大的领袖宣传画,立在地面;红红的标语,横在工厂头顶。工厂坐落在铁路边,此刻正好有一列火车驶过,动力源自燃烧木头,车头上冒着黑烟,拖着几节车厢,咣当咣当缓缓走着。
工厂十分洁净,几乎是一尘不染,工人们紧张有序地生产着春香牌系列化妆品,供应全国并出口。工厂设有展示柜展示所有产品,每个人的认真,都和国家紧密联系着,有一种精神,有一种力量,鼓舞着他们。那是团结,那是纪律,那是对国家的高度负责和高度忠诚。虽然他们很贫困,但精神很充实,他们努力把国家最好的一面展示给了我们,把他们自己最好的一面也展示给我们。
午餐时间到了,我们就随车到了指定地点就餐。街头,到处都是荷枪实弹的士兵把守,我们不能随意走出餐厅范围。餐厅很雅致,挂有电视机,但窗帘紧闭。早已上桌的食品很丰盛,几乎囊括了朝鲜所有的美食,除了鸡鸭自费外,其他免费,你可以自由的点朝鲜冷面和啤酒饮料,冷不丁尝了一口冷面,酸甜可口,味道竟惊人的与云南建水凉勺粉相似,让我都怀疑云南建水是否与朝鲜有缘?餐厅的服务员给人的感觉是万能的,刚才还穿梭在餐桌间为你服务,马上又走到台上抱着吉他唱起了歌,朝导纷纷加入,好客的朝鲜美女,更是大方的走下台,拉起在坐的客人,唱歌跳舞,顿时餐厅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午餐后继续参观美术馆,美术馆展示的作品大多数是歌颂领袖的,让人沉思,让人景仰。
出了美术馆,最后一站为参观新义州劳动公园,这是一座义务劳动建成的公园。公园里有老人在休息,有工人在清除杂草,但都不说话,我们也不能随意接近他们。公园设有小卖部,售卖冰棒和烧烤,我们买了些冰棒,送给三个导游各一根,但其中一个导游把冰棒拿到小卖部窗口登记退回,不可思议。
公园外,有一片很大的广场,许多中小学生在演练,手捧鲜花彩带,动作整齐规范,很是壮观,似乎是为六一儿童节作准备。
回到午餐时的餐厅,领取了随车导游录制的光碟,花了120元人民币;30元购买了些朝鲜糖果,这种硬糖让我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索要了几本朝鲜宣传画报便由后门出去,这里可见鸭绿江风光,看到了一队荷枪的女兵和两条狼狗向我们走来,于是我们赶紧折返。
朝鲜的民族精神是纯粹的,纯粹得让人生畏,很惊愕,很震撼,很感叹。回程途中,崔导们还在慷慨激昂地宣传着朝鲜,宣传着朝鲜的伟大光荣。那份自豪的评价,那份对祖国的骄傲,那份对美国和韩国的鄙视、仇恨,我们听了五味杂陈。崔导问我们:朝鲜好不好?我们异口同声的说:“好!好!好!”。又问我们:留下来做朝鲜人好不好?整车人顿时鸦雀无声……崔导就笑了起来。
对手机不离手,资讯跟着走的我们来说,朝鲜禁止携带手机的规定,让我们有了一种独特的体现,生活在没手机电脑的世界,一切信息干扰都被屏蔽,内心已变得宁静起来,思路也变得清晰起来。
回望新义州的街道,我们仿佛穿越到了过去,这和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是多么的相似,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好像来到一个剧组,在演绎曾经的过去。在这里,我们真的找到了曾经的味道,曾经的感觉,曾经的过去,我恨不得把我看到的都拍下来,但这是不允许的,我只好将种种神秘放在了内心中……
(三)被误认为是朝鲜人
回到丹东,柳京饭店已经打烊,我们走到一个偏僻的小店用餐,点了一些简餐。这时,进来两个胸前别有金正恩像章的朝鲜人,似乎是朝鲜官员或特勤,能自由的进出中方,他们也坐下来点餐,服务员是汉族,听不懂朝语,于是递给他们两个空碗。这时朝鲜人很无奈,四周看了看,把我误认为朝鲜族,的确我的脸型也是有点像,他对着我说些:“叽里咕噜,Yi Guo Yi Guo ……”,我猜想他们是要吃饭,所以我就和服务员说:“他们要吃饭,不是要碗”。于是,服务员再给他们拿了两碗饭,他们就开心笑了,吃的很简单,也就饭加番茄炒鸡蛋,由此可见朝鲜人是节俭的,即使是在境外,也是严格的约束自己,我们在朝鲜见到的都是一些清瘦的人,还没有见到过一个胖子……这是一个有趣的小插曲。
现在,离开朝鲜新义州已经很久了,当日所经历的一切依然记忆犹新、历历在目。朝鲜,这是一个让人捉摸不透的国度,也是一个会引起人们无穷思索的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