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丈量吴哥——柬埔寨暹粒五日
如果时光可以停住,那一定是在吴哥,这里从古至今,一直按照自己独特的方式走到今天。如果世界有尽头,那一定是在吴哥、临近神秘,永远是这里的主题,一直以来,吴哥有自己的时光密码,而每一个前来的人,都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解开这个谜题,又都不是吴哥,因为这里永远充满了神秘,一直如此。
被一种建筑所俘虏,为一种建筑而流泪,那就是暹粒的吴哥窟。吴哥窟雄浑壮美,古老沧桑。古老得摄人魂魄,沧桑得扣人心弦。吴哥的微笑,让我感动得无言以对,泪流满面,只会一遍一遍的惊呼:吴哥!吴哥!吴哥!
2017年3月的一天,我们一家人从老挝的琅勃拉邦乘坐越南航空抵达暹粒机场。正午的阳光,亮而刺眼,白云一朵一朵铺在天际,红色的尖顶房屋张扬着绛红,机场周围是五颜六色的房子,颜色浓得像化不开的酒。
在机场外,我们租了一部商务车,要司机将我们载往城内预定的酒店。司机用半通不通的蹩脚中文介绍自己,兜揽生意,沿着一条满是绿荫的小道七弯八拐的转了一大圈,似乎想叫我们包他的车游览。我们婉言谢绝,因为我们想尝试TUTU车兜风的味道。
我们预定的酒店在一片浓荫下,有泳池,有廊道,展有古牛车,挂着吴哥窟的各种经典照。酒店的房间很宽敞,很干净,有前后阳台可以观赏花草游鱼。更为奇特的是酒店为了一棵树,竟然在楼板上打了一个洞,让这颗大树穿过三楼,它婆娑的枝叶覆过楼顶和地面的红花绿草遥相呼应。
一家五口住在一个大套房里,美美的睡了一觉,早餐是酒店供应,为了服务客人,欧式餐点结合东南亚风情,做出些甜咸蛋炒饭,鸡块,牛排,面包,牛奶……大厨们操一口英文,儿子一哩哇啦和他们讲了一通,我们什么也听不懂,问儿子,儿子说:“他们介绍我们坐汽车去观景点。"我们以要体验TUTU车谢绝了。
一出大门外,TUTU车早已在门外等候客人,有个司机一边举着服务价格的牌子,一边腼腆的用英文邀我们坐他的TUTU车。他的TUTU车其实是摩托改装的,普通的弯梁摩托车拖着一个可坐五人的车厢,说白了就是中国升级版的摩的。为了得到这笔生意,TUTU车司机连比带划,急的要哭了,说:“今天去小吴哥,五个人只要8美金“,于是我们同意了坐他的车,他笑了,他说他叫“纳维,在早晨6点半就来等你们了。”
纳维很老实,也很敬业,对客人毕恭毕敬,让我们想起古时候的仆人,可能就是这般了。纳维先载我们到售票处,每人买了60美金的三日游通票,尔后又乘他的TUTU车来到小吴哥……
小吴哥建在一片水域之上,实际上是一个寺庙,是柬埔寨的象征,柬币和国旗上的三塔就是小吴哥的正面像。它是吴哥古迹中最大,保存得最好,知名度最高的建筑,因此,吴哥窟已被作为整个古迹群的总称。它因宏达的规模,完美的对称,均衡的比例,精致的浮雕,被称为世界的第七大奇迹。小吴哥共有五塔,是自称太阳之子的者耶跋摩二世主持建造的作品,被视为整个吴哥建筑群中的巅峰之作。
我们下车的地点在护城河边,需要走过长长的跨河引道,才能抵达彼岸的小吴哥窟。引道用石块砌成,表面已经踏得很光滑,两旁没有树木庇荫,只有一些卖糖棕水的姑娘兜售他们的饮料。酷热难耐,我们就买了一些糖棕水灌进肚里,甜不甜,咸不咸,还有一股说不出的药味。
小吴哥是层层包裹的石头建筑,四面回廊,塔在最高处,纵向引道与环形回廊纵横交错。登上石阶,只见宝塔渐渐变大。回廊间有石柱相隔,在地面上印出一排排黑白键,回廊壁上雕刻着印度神话《罗摩衍那》和《摩柯婆罗多》,战争场景、神话人物、栩栩如生,仙女在跳舞,兵卒在打仗,还有王被人簇拥的场面。走进一个又一个门洞,洞内有很大的空间,洞顶上是巨大的石块堆成的锥形,似乎随时都会塌下来。
回廊恰到好处地挡住了象征宇宙中心的五座塔,在这个方形的回廊里,无论怎样走,与宝塔的距离始终一致。这是一个有关空间的命题——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只能无限的环绕着它,让你的身心接受一次又一次的震撼,让你的冥想总是在人神间穿插,让你瞬间变成一个信徒怀着崇敬的心情来一步一步丈量,一遍一遍环绕,找到抵达向上的出口。
石级很陡,手脚并用,头仰望着蓝天才能爬到最高的中心塔上,这是人与天对话的地方,是神俯瞰苍生之地,你会感觉这神主宰的世界,无限虚无 ,无限宏大。沿着很陡的石级痛苦地上爬,那是对人意志的考验,给你一个潜心思索、克服纷扰、领会神意的机会,让你觉得人是如此的渺小。在尘世间,人在做天在看是如此的真实。
吴哥的深邃与内涵永远无解。
出吴哥寺往北一公里多是大吴哥,又叫通王城,这里曾是吴哥王朝的首都,鼎盛时期人口达上百万,多次毁于战火,几经重修,最终在1426年被废弃。
那维拉着我们飞快地穿过通王城门,直奔巴戎寺。 巴戎寺位于大吴哥城中央,处于全城的地理位置中心,以“高棉的微笑”这个典型的建筑闻名遐迩。这里有48座大小不一的宝塔,众星捧月般簇拥着象征宇宙中心的大宝塔——须弥山。49座宝塔都有一尊四面佛,原型是者耶跋摩七世本人。他淡淡地微笑,像在凝思过去与未来,又像是在注视他的子民。受到他的感染,我们的嘴角都有些许上扬,不禁感叹艺术的神奇魅力。
巴戎寺宏伟壮观,浮雕精美,艺术风格多变,再现了古高棉人生活场景:狩猎、战争、婚礼、弈棋、水上捕鱼、地面耕耘等等,很接地气,像是一部老少皆宜的风俗绘画,诉说着最为平凡的百姓故事。或许是战争的原因,巴戎寺有些残破,浮雕没有完全恢复。
TUTU车拉我们到茶胶寺,茶胶寺是柬埔寨吴哥古迹中一座金刚宝座塔式庙宇,1000年者耶跋摩五世兴建,但半途而废。茶胶寺遗迹可见祭坛上的五座密檐式方塔,是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石建筑,坚硬的长条青石,整齐的堆积在三层平台上,为扇山金字塔结构。
进门的石梯很陡,近乎垂直,人爬上去费时费力,几乎是后人的头顶抵着前人的脚,待我们登上寺顶,早已汗流浃背,只好躲在塔的背阴处乘凉,这里可俯瞰茶胶寺全貌,从茶胶寺的建造情况来看,发现他的建造工艺是先用石块筑起整个建筑,再在磨光的石壁表面雕刻佛像和装饰。
茶胶寺由于者耶跋摩五世的突然去世而停工,石料在一旁堆积了几十年,他的四面建有副殿堂的五塔主堂型平面寺院,在金字塔形寺院周围设计了回廊。回廊外侧墙壁上设计假窗,内侧墙壁上则有具有采光和透气作用的真窗。由于茶胶寺处于未完工的搁置状态,所以整个寺院还可以看到当年艰苦施工的环境。现在的茶胶寺正由中国援建修复。
茶胶寺外,有一株巨大的树,分枝成为V字型,甚至连它的果实都是V字型,我们叫它夫妻树,胜利树。的确,它好像在为我们登上茶胶寺叫好,摆出胜利的V字势。
茶胶寺外有很多小吃摊售卖各种食品,那维见我们出了茶胶寺,立刻放下没有吃完的饭碗,迅速跑到车前,殷勤的招呼我们上车,我们一路兜风,又来到了塔布隆寺。
塔布隆寺建造于12-13世纪的佛教寺庙,是高棉国王者耶跋摩七世为了祭祀他的母亲而修造的,也称母庙。它最大的特色是完全被丛林吞没,盘根错节的巨榕树缠绕着佛塔,占领了长廊,探进门窗,掀开石阶,如同鬼魅的城堡。古寺与古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分开。这给当地的文化保护提出了难题,强行分开必然会寺毁树亡,而坐视不管,长久下去古寺也会难保,如今古寺与丛林这种奇特的共生仍保持着原貌。塔布隆寺为印度的援建修复项目,所以一群印度妇女也来此观光,我坐在她们中间一起合影,她们说着英文,我无语应对。
出了塔布隆寺,又来到了圣剑寺。圣剑寺规模宏大,方形的围墙边长七八百米左右,通往寺庙的有四条路,寺庙的门口排列着几尊手拿长蛇的天神。在入口的塔楼两边,有神鸟的装饰,还有一列长长的石头堆砌的石莲花墙。在圣剑寺东边,有一座房子相传是用来放圣剑的,该寺庙是者耶跋摩七世为纪念父亲修建的。
我们从南面进入圣剑寺,从北面出来。北面的小道上有很多商贩,叫卖的大部分是小孩子,说着半通不通的中国话,还伸手向我们讨要东西,我们给了一个女孩一个鸡蛋,于是就来了一群都来讨要,每个人分了一个鸡蛋,我们就赶紧跑了……那维和其他司机都在北门等候,我们十分疲惫,于是就回酒店休息。
酒店十分幽静,花草茂盛,树木成荫。在游泳池泡了一会,疲劳尽去,就假装是一个柬埔寨人,提着篮子去马路对面的农贸市场买米买菜。这个市场是地地道道的柬埔寨人经营,不会英语,也不会中文,但使用美金,唯一会说的英语是1 dollor。于是我们$4买了10个鸡蛋、豆子、白菜、大米和矿泉水,$11买了个电饭锅,回酒店做饭,一桌中国菜瞬间上了桌,吃得开心。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暹粒的街头已是熙熙攘攘,卖瓜果小吃的,卖日常用品的,买工艺饰品的,应有尽有。我们在街上走了个来回,在药店里买了些痛风药,店员能够讲流利的英语和中文,很热情,药效也很好。奇了怪了,这个柬埔寨的老街,尽塑着些大公鸡的雕像,难不成柬埔寨信奉的是公鸡?很少见……
第二天一早,我们驱车又过通王城门——古时的宫城入口,城门高23米,上面有座四面佛,佛的面部斑驳,爬着黝黑的青苔,需保持足够的距离,才能辨认佛头的模样。门外有座横跨护城河的桥,按印度神话“搅拌乳海”的故事建造。左边是天神,右边是阿修罗,都为27尊,2米多高的神像,半蹲半坐着,像拔河一样,拽着一条长长的蛇龙,大概表达的意思是为了得到长生不老药,天神阿修罗决定用蛇一起搅拌乳海,然后平均分配。冒着炎热,冒着风雨,天神阿修罗不知疲倦的搅了百年千年,清澈的海水开始变成乳海,溅起的水珠,变成仙女变成人类,这是印度教徒关于人类起源的解释。印度教曾经崇拜一位大神,一位叫湿婆的大神,她就是破坏神,又名毁灭之神,他们认为只有毁灭,才会有新生,只有战争,才会创生出美好的世界。的确,世界长期处于动荡之中,只有动荡和碰撞,才会使旧事物消亡,新事物出现。
过了通王城,我们直奔龙蟠水池。一条长长的甬道通往水池,甬道建在大片水域之上,水中矗立着成百上千奇形怪状的树木,有的似蛟龙入水,有的像怪兽出潭,让人突生敬畏。甬道上传来丁丁咚咚的音乐,一群地雷受害者在此卖艺。越战时期,红色高棉在吴哥埋了地雷,闯入者就会难逃厄运。这些缺胳膊少腿的乡民的余生,也只能以卖艺的方式度过,我们给了10元人民币以示慰藉。龙蟠水池位于龙蟠寺内,建造于12世纪下半叶,由一大四小5个水池构成,中央水池边长约6-70米,池中有座山形小寺。龙蟠水池是皇家禁地,是皇家医治美人的寺庙疗养所,中央水池被象、马、狮、神4座雕塑簇拥,象征着佛教教义中4大河流之源“无热池”,它的水被认为具有治病消灾、洗去罪恶的功效。据说,每个水池的药水疗效不同,应该是投放不同的药物所致。
离开龙蟠水池,我们来到建造于10世纪、供奉印度教湿婆神的东湄本寺。寺内的金刚宝塔上布满鸡蛋般大小的圆孔,也许是镶嵌宝石留下的孔洞抑或建筑留下的痕迹不得而知。现在寺庙中只有一组大象和门的雕刻保存较好,金刚宝塔形式为三层五塔,第一、二层台阶的四角分别有四座与真象大小的石雕,源于四巨象支撑宇宙的古印度神话。从宏伟的建筑和精美的雕刻可以想象当时寺庙的巍峨和辉煌。
那维把我们带往皇家浴池,浴池很霸气,建造于12世纪末,成正方形,边长约一公里,四周绿树环绕,池水清澈,成为观光的好去处。有许多人在此扎营扎帐野餐,我们也席地而坐,拿出自备的午餐,加入了野餐大军。也许是食物的香味,引来了一条大黄狗摇尾乞食,吃了牛肉干的黄狗便粘上了我们,不肯走了,人与动物定格为一幅和谐的风景画。
爬了很多的石阶,走了很远的路,已人困马乏,只想早些回到住处歇息。鉴于那维的辛勤付出,除车费外另加付了1美金小费,那维感动得双手合十,不停地说“三克油,三克油!”
第三天,我们早早就起来了,那维天不亮就在酒店大门外等候了。早餐更丰盛了,中餐西餐应有尽有,加付了1美金小费,连中午的食物都有了。
tutu车载我们越过村庄,穿过田野,见识了异域田园风光,大片大片的田野一块接一块,田边上长有热带果木,三角梅耀眼地灿开,高脚屋散落在花丛中。一路兜风,来到女王宫观光。
女王宫又称女人的城堡,以艳丽的色彩和精美的浮雕著称,是吴哥古迹中风格最独特和最精致的建筑群之一。据猜测它是由当时的女性修建和雕刻的。女王宫规模不大,但周围却开凿了同样的护城河,现存的主体建筑有三座中央塔和大型藏书室,所有外墙全部布满精美的雕刻,述说着一个个神话故事,我们在这里看到一则浮雕神话,破坏神将一美女变了丑婆;高棉人为此与外族爆发战争……女王宫是首座通过“原物归为”修复法成功的建筑,至今仍保持着完好的旧貌。
出了热闹的女王宫,又奔班提色玛寺。
班提色玛寺地址比较冷僻,很少游人,有一只花猫在门口守寺,咪咪的叫着向我们讨要食物,我们摸了摸它,给了它一块饼干,它抱着饼干仍守在门口。
班提色玛寺是吴哥古迹建筑群中保存得较为完好的其中一座。寺庙借由石阶层层递进,不高的石寺上有青苔覆盖,与寺庙融为一体,非常寂静。该寺建于苏利耶跋摩二世时期,后由他的继任者耶输跋摩二世进行了扩建。因与小吴哥寺建于同一个年代,所以两者在建筑上有相似的风格。班提色玛寺四周有环形沟和高墙围绕,具有与其名字相应的厚重史实。第一、第二回廊各自设置了东西南北四个塔门,第二回廊内部有两座朝西的藏经楼。内部原有一条内护城河,如今已经干涸。中央殿堂建造在寺院内部回廊围绕的区域内,平台作为附属设施建造在回廊周围。作为中央殿堂的附属设施,参拜殿紧挨着东塔门建造,而中央殿堂则和东西塔门都分离开来。班提色玛寺高墙的屋顶尚保留着几乎完好的一排排林迦,这个在其他寺庙已经看不到了。环寺的壕沟在寺内而不是寺外,这些壕沟边上的护栏全以蛇神NAGA装饰,损坏较少,在其他寺庙并不多见。
寺庙外有一条长长的神道,神道通往密林深处,放眼开去,渺无人烟,让你感到鬼魅,阴森,两旁有狮子等神兽屹立,既像东方的石像生神道,又像埃及的斯芬克斯——人面狮身像镇守。我们像交错在古埃及,古印度,古中国,古巴比伦时空中,惊愕,迷失……
我们在寺庙外的一棵树下躲着午餐,掉下一块饼干,居然招来一堆蚂蚁,其实,人也就是像蝼蚁一样,为食亡,为名亡,寺庙沉重的这些石块,不知砸断了多少人的脊梁。呜呼……
我们在一路感叹中,来到巴空寺。该寺是罗洛士群里规模最大且最重要的寺庙,公元9世纪吴哥王朝时期建成,它曾经是城市中心的大型庙宇,供奉湿婆和林迦。它代表着神山,是城市的中心寺庙,面向东方的寺庙包括一座砂岩结构的5层中央塔,底部是一个约60米的正方形,两侧有8座砖和砂石混合结构的宝塔遗迹,还有两座小型圣殿,中央塔下面的八座宝塔中还部分地保留着最初的石浮雕,寺庙被三面同心墙和一条护城河所包围,中心寺庙的前三层每个角都有保存完好的石像,似乎是狮子。第三层上共有12座佛塔,每个方向有4座,圣殿位于第5层,后来加以扩建,与吴哥窟的中心塔属于同一风格,建筑风格与印尼的婆罗浮屠类似。在它东边入口处的北侧有一个佛教寺院。
放弃了佛教寺院的参观,选择比粒寺,又称变身塔,是者耶跋摩二世建于10世纪下半叶。比粒寺是典型的“塔山”建筑,基座上建造砖塔。塔上面有很多小孔,据说,孔洞中曾经填满宝石。寺庙和金字塔形的神山寺组合,最高的第三层有五个方形塔,塔前有石狮子守候,经过千年岁月沧桑,塔基座下石狮子仍然忠实地守候着这片寺庙。因寺庙的红砂石结构,整个寺庙呈现柔和的暖色。比粒寺台阶非常陡峭,登上顶峰,象征凤凰涅槃——凤凰浴火,浴火重生。
离开了比粒寺,我们继续参观神牛寺,该寺是罗洛士群的第二大重要建筑,建于9世纪末,供奉湿婆神和国王的祖先。6座石厅面向东方,排成两排,由砂岩石雕作为装饰,前排的中心塔比其它的宝塔高大许多,它的石浮雕是吴哥保存最完好的,日前由德国在对其援建修复。每座宝塔的门柱上都精心篆刻着古印度梵文。寺中的宝塔上有3头神牛,它是在公元880年修建献给他神化的先祖的,前排的宝塔与男性祖先或神相关,后排的与女性祖先或女神有关。狮子雕像是守卫寺庙的。
神牛寺的地理位置绝妙,两行的6座砖塔都面向东方,上面用砂石和灰泥浮雕装饰。这些圣塔有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就是它们的分布都不是很均衡,第一行中间圣塔的体积比其它的大。在一个稍低的平台上两行向东的砖塔组成了中间区域,而且第二行的北塔比南塔要更接近中央圣塔。另外有一个不对称的地方就是东面塔群比西边塔群的体积大,东面中央塔是最大的,位置比旁边两座塔略向后。东面塔群的男性雕塑造型是高棉艺术雕塑较为成功的范例。
我们最后参观的是罗莱寺,是者耶跋摩一世迁都吴哥前的最后一个主要寺庙,供奉湿婆林迦,如今已经破败。
用脚步丈量吴哥,感慨万千,公元1295年,元朝人周达观来到暹粒,见过吴哥王朝的辉煌,这里的宫廷、庙宇都贴着金箔,嵌有珠宝,金狮、金牛、金象、金鸟,比比皆是,震撼之下,写下了《真腊风土记》。
《真腊风土记》里有这样的一段话描述吴哥,“自入真蒲以来,率多平林丛木,长江巨港,绵亘数百里。古树修藤,森阴蒙翳,禽兽之声,杂巡于其间。至半港而始见有旷田,绝无寸木,弥望芃芃,禾黍而已。野牛以千百成群,聚于其地,又有竹坡,亦绵亘数百里……”
“国主头戴金冠子,如金刚头上所戴者,顶上戴大珍珠三斤许,手足及诸指上皆戴金镯、指展,上皆嵌猫儿眼睛石。其下跣足,足下及手掌皆以红药染赤色,出则手持金劒。“
“王出时诸军马拥其前,旗帜鼓乐踵其后。宫女三五百,花布花髻,手执巨烛,自成一队,虽白日亦照烛。又有宫女,皆执内中金银器皿及文饰之具,制度迥别,不知其何所用。又有宫女,执摽枪摽牌为内兵,又成一队。又有羊车、马车,皆以金为饰。其诸臣僚国戚,皆骑象在前。逺望红凉伞, 不计其数。又其次则国主之妻及妾媵,或轿或车,或马或象,其销金凉伞何止百馀。其后则是国主,立于象上,手持寳劒。象之牙亦以金套之。打销金白凉伞,凡二 十馀柄,其伞柄皆金为之。其四围拥簇之象甚多,又有军马护之。若游近处,止用金轿子,皆以宫女擡之。大凡出入,必迎小金塔,金佛在其前,观者皆当跪地顶礼,名为三罢。不然则为貌事者所擒,不虚释也。“
吴哥曾经是真实版的桃花源和天堂。
历史更迭,命运多舛,吴哥遭受了战争的重创,洗尽铅华,遗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如今的吴哥,破败凋敝,到处残垣断壁,乱石成堆,巨榕盘根错节的占据墙,占据壁,窟顶成了蝙蝠栖息地,令人哀伤……
《真腊风土记》成书500年后,法国人凭此发现了密林中的吴哥窟,“世界第七大奇迹”得以重见天日。
吴哥王朝曾经辉煌盖世,吴哥人又费移山之力,建造了举世闻名的吴哥窟。不知耗时多少,耗力多少,是什么样的信仰,让他们摈弃性命,建造出这样的奇迹。
回到现世,吴哥的后人似乎缺失了什么,他们只是生存在祖先的辉煌中,虽然生活与吴哥窟息息相关,但大多依托景区的旅游为生;许多未上学的孩子,提着篮子,游走在各个寺庙前兜售手工艺品,他们会说英语,甚至好几国的语言,会用中文向你索要东西,每当游客走来,他们会举着香蕉或工艺品说:“姐姐,来买我,只要1美金“;男子一般开TUTU车或汽车搭载游客,他们都会用几国语言和你沟通聊天,我们雇佣的纳维就属于其中比较本分的人,他和我们聊天时说,在暹粒工作很艰难,开TUTU车很不容易,加上税收办证,都需要钱,他收入不多,起早摸黑的载客,是为了多存点钱,换辆更好的车。原来吴哥的遗产对于游客是旅游和猎奇,于他们则是生存的保障。
从精神层面上看吴哥,吴哥很富有;从现实生活上看吴哥,吴哥很破败,令人扼腕叹息。一百人看吴哥,会有一百种答案,吴哥深邃着,永远无解。
最后一天,我们要离开暹粒了,前往广州。纳威来送我们,7美元送到机场,纳威很沮丧,像要哭的样子,他又要去寻找顾客了。从他的样子可以看出,寻到顾客是多么的难。他对我们依依不舍。无奈中,他还是骑车离开了。我们在机场逗留,我们的机票将一家人分成了2个航班,中国航班不搭乘接近90岁的外婆,在老挝的时候,就买了一整夜的票,只有柬埔寨航空愿意为外婆提供服务,我们回不到昆明,只能飞广州。
喝了糖棕水的缘故,一天到晚的肚子疼和头晕难过,水土不服,只好睡在机场的长凳上。外国机场并没有这么多的讲究,有许多人都是睡着,坐着,靠着……这时,已到午饭时分,外婆的飞机已经起飞了。还剩下我们一家三口,看了看机场上的食品,太贵了,一顿炒饭20美元,觉得不划算。儿子就去机场外面寻找食物,恰遇一个柬埔寨的摊点,有许多机场的工作人员都在这里吃饭。菜肴很丰盛,烤肉、鸡蛋、炸鸡,应有尽有,都是柬埔寨风味。我们要了3份饭,只付了3美金,还是蛋炒饭加烤肉,带着甜咸的特色酱,很可口。我们打包,寻到一个阴凉处,一个水塘旁,有个小平地,我用竹子把落叶赶开,便坐地野餐。这时来了一只野狗,我给了它一个鸡蛋,它就远远的尾随我们,吃起鸡蛋来,也不咬我们。吃罢饭往机场走,机场上聚集了很多的北京人,可能是等不着航班,在机场上焦急的等航班,好像是旅行社没有订他们的票。又不会他国语音,急得在机场上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我们坐在旁边看着,他们望我们,可能我们的装束像东南亚人,还说些云南方言,他们也不敢和我们搭讪。儿子主动和他们交流,问他们为什么不连wifi,和国内联系。她们说,机场的网连上了用不了,我们的手机卡又没信号。儿子说,可以联网呀,只是需要注册而已。突然就炸了锅,一堆人围着儿子叫帮忙连下wifi,连上以后,就立马向国内旅行社施压……后来来了一群人,把他们接回宾馆,待机……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走。
这时,又遇到一个日本家庭,女儿突然的脸色发白,母亲急的哭。我们友好的递给了一包葡萄糖,赶紧叫他们的急救车。给她送上医院!顺做了一桩好事。
我们航班顺利起飞了,安抵广州,结束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