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竹筒舞

漫话竹筒舞

2017年8月3日 作者 superdingdinggou

  哈尼山寨自古流传着一种独特的民族舞蹈——竹筒舞(上图)。这种以竹筒为主要道具的舞蹈,原始而粗犷。竹筒一般选碗口粗约1米长的新竹,缠五色彩带或金属圈。舞蹈以群舞为主,舞者合着节拍音韵,拍击竹筒或以竹筒顿地,用舞姿和拍击竹筒的响声,来展示哈尼人的内心世界。

  嘎汤帕节、耶苦扎节抑或其他节日,寨子里的男女老幼便身着盛装齐聚村中空地。当鼓声响起,数十名身着盛装的哈尼男女青年即手持竹筒相互击打或顿地,边舞边唱,使人荡气回肠。这节奏明朗欢快,动作刚柔相济,格调古朴的舞蹈,表现了哈尼人民丰富的内心世界和生命的律动,是一个鼓、竹、舞、歌、艺、情、勇集于一炉的民间艺术。

  哈尼竹筒舞,源于哈尼族原始宗教仪式中击打竹筒驱赶野兽邪魔的习俗和对竹的崇拜。

  每逢祭祀之夜,祭师(龙巴头)在自家的木楼开始以竹筒顿楼板发出第一声击打,于是全村的家家户户便以此为号,手持竹筒顿自家楼板发出响声,以驱邪避魔,消灾避难。后经一辈辈人的加工创造,演变成了今日的竹筒舞。

  哈尼人钟爱竹子,寨前寨后总有竹林包围,竹几乎涵盖了他们的全部生活范畴。竹筒舞已融入哈尼人的血脉,而变成一种精神,一种习俗,一种社交形式,溶进了哈尼人现实生活的节奏,以独特的艺术韵律,超越祭祀驱邪的范畴,出现在哈尼人的庆典里,出现在五谷丰登的收获季节里,而成为西双版纳一道迷人的人文景观。

  竹筒舞是起伏的峰峦,折射着大山的雄浑,是哈尼山寨的标识,蕴涵着翠竹的灵气和田园的奇丽,它似一蓬青竹,一道彩虹,根植于哈尼人的生命中,生生不息。